儒学研究 | 张培高:“内圣外王”何以成为儒学之专指
“内圣外王”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影响深远的论题。一谈及此,人们往往首先联想到儒学,甚至将其作为形容儒学之专指。实际从哲学史上看,只有在北宋中期以后,“内圣外王”一词才逐渐被用来概括儒学。在此之前,它所指向的内容更为多元。本文主要探讨“内圣外王”的内涵与意义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又是如何成为儒学之专...
儒家十大核心思想对现代社会的诸多启示
内圣外王激励着个人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积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和为贵的思想让我们在处理社会矛盾和国际关系时,追求和平、合作与共赢,而非冲突和对抗。天人合一的理念促使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朱熹总之,儒家核心思想在塑造现代社会的价...
传统美德之“美”释义--理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大学》的目标就是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达到明德、亲民、至善。王阳明坚持“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终身秉持致良知、做圣贤的信念,实现了“知行合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达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的圣贤之域。朱熹则认为仁者应...
梁涛| “内圣外王”的本来含义
根据以上分析,《庄子·天下》篇的内圣外王具有以下要点:(一)内圣外王反映的是道家黄老派的思想,其中“内圣”主要指“以天地为宗”,指一种超脱物外,逍遥自在的精神境界;而“外王”则是指通过“因循为用”,君无为而臣有为所达到的“海内归”“天下服”的具体事功。内圣主要是对庄子思想的继承,外王则来自老子的...
名家论儒 | 梁涛:“内圣外王”的本来含义
名家论儒|梁涛:“内圣外王”的本来含义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作者简介: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梁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秘书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孟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哲学史、儒学...
吕祖云:大学一书,儒教内圣外王之道也。 浅谈儒家文化解说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观点(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最早出现自道家典籍《庄子·天下第三十三》「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后被儒家所继承,其含义指的是个人修养与为政主张。「内圣」,即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外王」,即将道显示于外,推行正道。「内圣外王」,意谓内有圣人之德,外施仁者之...
陈祥勤:执古御今——中国古代治理传统中的治道和治术
儒家的高妙精微之处,就是将治心治世之道视为大学之道,以“中庸”“诚明”等自然性命之道,开仁义之端,立人道之极,给出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之路。但儒家的根本问题在于,它往往将身、家、国、天下相等同,混淆为人与为政、修身与经世、齐家与治国之间的事理区分。对此,《管子》明确有言:“以家为乡,乡不可为...
沈德咏:我们需要一种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
在儒家思想中,“仁义礼智信”集合了尊严的全部内涵,孔子所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看作是一项尊严法则,而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则体现了一种自律的尊严,老庄哲学中的“内圣外王”之道也内含了尊严思想。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尊严是人与生俱来应当具备的品格,他认为,一个人的...
“万物同体”:王阳明思想的晚年发展-光明日报-光明网
王阳明晚年万物一体思想的意义阳明在居越以前,我们看他的思想,还是以《大学》的格致诚正功夫框架,一方面突出了心意知物的哲学解释,另一方面他的功夫指向,归结为内圣一路。根据湛甘泉对他的格物思想的解释,格物就是正念头。所以这个思想体系,包括他的功夫,主要是指向一个内在的道德修养、主体修养。晚年出现的万物一体...
阳明心学的文化价值及其实践意义
可以说,“四事规”既是一种治学的教育理念,也包含了为人成事的道理,更是成就儒家“内圣外王”理想境界的指向标识。深入学习与研究阳明心学“四戒”,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感受其蓬勃向上的前进动力,撷取其活在当下的时代价值。——立志成事,坚定理想信念。四条学规,首重立志。虽然王阳明所谓“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