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考试可能是一篇反思性报告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训练和收获远超过教师给学生上20个小时课。对于这种“做中学”的理念,有人质疑“还不如让学生直接去工作,不用上大学”。事实上,学习与实践还是有区别的。学习允许失败,而且应以过程中学生的不断反思作为考核重点,以人的成长为核心。这与真实世界的实践不大相同,因为几乎没有人会允许你做5个...
未来的考试可能是一篇反思性报告—新闻—科学网
而通过写反思报告,让他谈接触的某个社会现象,如何理解这一问题、他为解决该问题做了什么、做后的感受等,便体现了他的情感共鸣,即社会责任感的提升。这类的考查通过反思报告更加合适。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建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自主性。比如,看学生所学知识是教师指定的内容,还是他自主学习了很多与课程相关...
王荣生:文类视角——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与反思的新路径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困境,通过语文教材编撰、课例研究和共同备课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策略,并呼吁要建立均衡的语文课程内容格局,以提升语文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启发性。
你看到的苏州园林,可能只剩一张“皮”!
在明清时期,造园运动成为当时一种独特的生活和文化现象,尤其以集中在苏州的私家园林为代表,是明清时期文人雅士直接或间接地创造的居室环境和文化艺术的载体。由当时文人所处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及文化地位所决定,受到自宋朝以来的程朱理学的影响,他们秉持天然、简远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理念,并将这种审美意境传达到园林的设...
对话国宝守护人王其亨 :继承与创新“古为今用”的传统建筑文化思潮
放眼中国古代,白居易在城市里经营居住环境,苏州园林亦是如此,追求居住在自然环境中的同时,也不能离开人间烟火。中国古代儒家认为自然人指“生活的人”,因此儒家不是禁欲主义者,“食、色,性也”(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四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自《论语·乡党》),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
詹丹|开学语文第二课:文本解读的情境设定
关于《苏州园林》中的背景隐含问题,因为作者叶圣陶没有明说,所以大家理解起来有点困惑(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文本一开始强调建筑整体布局的非对称性,以说明这种布局的自然美。尽管作者也说了,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但没有进一步说明,为何自然美的获得,是通过排除对称的美术画效果来获得的。也许让人困惑的是,自然万物的生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