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在电子束催化还原二氧化碳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然而,CO2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杂化轨道与氧原子成键,形成自由基中间体(CO2??–)的关键第一步电子转移具有非常负的氧化还原电位(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1.9V),因而光、电驱动的CO2初始活化的动力学较为缓慢,极大地限制了其能量转化效率以及产物合成速率。寻找突破该初始反应能垒的最佳方式,实现常温常压下CO2大规模、...
硅谷技术狂人马斯克:SpaceX将提取二氧化碳转化为火箭燃料
他们在反应器中使用一种碳基催化剂,可以高效地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目前国际空间站已经使用类似技术清除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并制造火箭燃料,使空间站保持轨道高度。但中美科学家使用的石墨烯催化剂转化效率更高。“未来将需要其他燃料。我们可以从二氧化碳中生产甲烷并用它们来生产其他下游物质。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在...
南昌大学王红明教授团队Angew: f-π*反馈键诱导稀土Lu MOF低过...
3.f-π*反馈键诱导效应的验证与机制探究:在ECR过程中,Lu的f轨道和CO的π*轨道在费米能级附近的重叠促进了*CO的吸附和随后的C-H加氢反应,从而降低了甲烷生成的过电位,实现了快速的局部电荷转移。图文解析图1:各种稀土-HHTP结构的DFT计算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来快速筛选各种镧系稀土元素,以选择CO2还原为CO/CH...
碳监测卫星:分析二氧化碳变化的“眼睛”+“大脑”
我国的碳监测卫星通过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光谱,推算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需要通过大气反演方法和大气输送模型来进一步示踪二氧化碳的源头。碳监测卫星的轨道高度距地面700公里左右,在这个高度上对大气二氧化碳变化进行监测,我们还能将数据误差降低至0.5%,我们是做了非常多...
...Materials:基于铋纳米片的原子轨道杂化效应促进二氧化碳电催化...
在此,我们将钒(钼、钨)原子原位锚定在铋纳米片上创建具有原子轨道杂化结构的SAAs催化剂。微观结构分析和组成解析表明,铋原子和钒原子之间强烈的p-d轨道杂化有助于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为C1产物(一氧化碳和甲酸)。具体来说,p-d轨道杂化使得铋原子的电子向钒原子离域,形成缺电子铋活性中心,进而通过σ键与富电子O...
...委员张振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建议推广新型二氧化碳...
今年张振涛拟提交《关于给予新型长时物理储能技术非歧视性政策,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提案》、《关于明确退役化学电池回收处置主体责任促进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关于支持轨道交通绿色制冷科技发展的提案》三份提案(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我国二氧化碳新型储能将迎亿级投资...
【科技自立自强】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在钙钛矿光伏和二氧化碳转换...
高效两端钙钛矿基叠层太阳能电池的复合层设计示意图论文链接:httpsdoi/10.1002/adma.202405684铜基纳米材料应变调控CO2还原电催化CO2还原反应在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形成化学键实现能量存储。Cu基催化剂由于其适中的*CO吸附能力,能有效促进C-C偶联反应,因此被广泛选择用于生成多碳产物。然而,在安培级...
这种卫星,堪称分析二氧化碳变化的“眼睛”+“大脑”
我国的碳监测卫星通过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光谱,推算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需要通过大气反演方法和大气输送模型来进一步示踪二氧化碳的源头。碳监测卫星的轨道高度距地面700公里左右,在这个高度上对大气二氧化碳变化进行监测,我们还能将数据误差降低至0.5%,我们是做了非常多努力...
一问到底丨按下发展“加速键” 氢能如何改变生产生活?
简单理解,氢和氧反应产生的化学能就是氢能。氢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在地球上主要以化合态的形式出现,比如水就是一种含氢的化合物。根据氢能的形成过程,我们一般将氢能分为灰氢、蓝氢与绿氢。灰氢主要是通过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氢气,在生产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等排放。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
2023年全球CO2排放再创新高
科技日报北京12月5日电(记者张佳欣)根据全球碳预算科学团队的最新研究,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再次上升,达到创纪录水平,预计将达到368亿吨,比2022年增长1.1%。相关报告《2023年全球碳预算》发表在最新一期《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