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灭绝近4.36亿年!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发现双叉苗家鱼
△真盔甲鱼类系统发育简图双叉苗家鱼保存了与头甲相连的部分身体,以及位于身体腹面两侧的成对鳍褶。盔甲鱼成对鳍褶的发现为脊椎动物成对附肢起源的“鳍褶理论”提供了关键化石证据。继灵动土家鱼之后,双叉苗家鱼中鳍褶的存在,这可能代表着腹部鳍褶在盔甲鱼中广泛存在。在六千万年以后,正是这对鳍褶演化为了脊椎...
这条鱼,它从4.36亿年前的重庆“游来”
近日,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牵头开展的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新鱼化石材料最新研究成果由《古脊椎动物学报》在线发表。双叉苗家鱼头甲素描图。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陈阳博士介绍,本次报道的盔甲鱼类双叉苗家鱼,为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再添一新的无颌鱼类成员。研究发现,...
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的无颌鱼类化石上,发现人类四肢的线索!
01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在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发现新的无颌鱼类——盔甲鱼类双叉苗家鱼。02双叉苗家鱼与灵动土家鱼关系密切,后者曾在《自然》期刊上发表,发现腹侧鳍褶为脊椎动物成对附肢起源提供了关键化石证据。03研究团队在双叉苗家鱼身上发现了对纵贯身体的侧线,这是盔...
【地理素养】高考地理中的三种风成地貌,盐碱化(带视频讲解)
3)动物修复盐碱土壤的动物修复法可以利用一些土中生存的动物,如蚯蚓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将体内的某些分泌物排放于盐碱土壤中,与土壤中的盐碱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达到降解土壤盐碱度,改良盐碱土壤。同时由于动物的生理活动,可松动土壤,改善土壤的孔隙度和含水率等。(四)耕作改良措施耕作措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在...
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进化出来的?
进一步分析显示,与地球所有陆生动物相比,人类大脑皮质内包含了数量最多的神经元,这是人类智力的物质基础。比如,人类大脑皮质中有160亿个神经元,非洲大象的大脑比人脑重三倍,其大脑皮质体积是人类的两倍,但皮质神经元的数量却只有人脑皮质的三分之一,大约56亿个,这个数目多于猕猴的17亿,少于猩猩的80亿[2、3]...
最早的恐龙蛋是“软蛋”? | 科技最前线
最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贵州省博物馆和云南大学等,命名了一种原始的蜥脚形类恐龙——守护黔龙,并且表明最早的恐龙蛋既不是“硬壳蛋”,也不是“软壳蛋”,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革质蛋”(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
优秀STEAM案例 | 动物细胞
优秀STEAM案例|动物细胞“动物细胞”将生物、美术、化学、社会、语文等多学科内容进行融合,实现STEM教育的跨学科性,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通过绘图画出细胞的结构简图进行标注,对微观的细胞结构有宏观的认识,并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后获得真知。
鱼是怎么爬上陆地的?我国学者2篇Cell论文揭示脊椎动物从水生到...
这一研究不仅揭示了陆生脊椎动物起源的生理及分子机制,同时在分子水平揭示了许多脊椎动物重要器官的同源关系。此外我们的研究还说明一些祖先就已存在的基因调控机制为演化过程新性状的出现提供了遗传基础,为后续的跨越式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功能基础。”主要现生脊椎动物类群演化简图...
《细胞》刊登浙大团队研究的世界首个哺乳动物细胞图谱
2月23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Cell)刊登浙江大学医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郭国骥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利用微孔板测序技术构建小鼠细胞图谱。该团队自主研发低成本、高效率、完全国产化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平台Microwell-seq,并在短时间内利用这一平台构建了全球首个哺乳动物的细胞图谱。
具有抑郁样行为的食蟹猴大肠粘膜和肠腔微生物组的生物地理学研究
图5.在管腔和粘膜鉴别不同的ASVs的改变和预测的群落功能。A粘膜CUMS(红色)和对照(绿色)组间预测群落功能的动态变化。B肠腔CUMS(红色)和CON(绿色)组间预测群落功能的动态变化。C碳水化合物和能量代谢途径中9种CUMS动物体内耗尽代谢物的相互作用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