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第一墩,万里长城从这里开始!
文化厅是以长城第一墩为中心,展现嘉峪关长城墩台文化。置身于展厅,既可以了解到嘉峪关及河西走廊的地形地貌、动植物资源;也可以窥见嘉峪关历史上的不同民族在这里共同生活的多彩场景;还可以了解到长城第一墩的前世今生、沧桑巨变。时光荏苒,曾经墩台林立、烽烟频传的历史场景已随着逝去的岁月化作了历史的云烟。但是...
古韵长城 壮美雄关
作为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的嘉峪关,结构缜密、功能完备,是整个明长城防御设施的缩影。在以嘉峪关为核心的防御体系中,长城并非一线排开的城墙组合,它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把军事重镇、关城、隘口有机地联结起来,并于沿线设立障、堡、敌台、烟墩(烽火台)等。长城构筑中的设计施工,从位置走向的确定,到障、堡、敌台、...
沿着丝路走长城,可以听到历史的回响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有三重城郭,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关城壮观奇伟,三座关楼,楼高三层,楼檐三重,为万里长城所仅见。为什么嘉峪关会建在这里?嘉峪关长城保护研究所所长张斌解释,水是生命之源,丝绸之路沿水源而行,长城亦然。嘉峪关险峻雄伟,堪比“国门”。登楼远眺,长城从关...
长城文脉历久新
“在保护中研究,在研究中保护。长城事业既要‘守得住’,也要‘活起来’。”嘉峪关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院长李进贤说,嘉峪关市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深度挖掘长城文化,不断丰富长城文化内涵,并通过举办研讨会、专题讲座、开展研学等方式,让文物“开口说话”,讲述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大故事”。“临洮是长城文化...
长城大家谈
现存在中国北方大地上的巍峨长城遗址,基本上是明长城。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中间有榆林城,号称九城十三墩。九城是指沿长城线筑有九座边城,十三墩则是十三座烽燧、兵城。明长城全长八千八百公里。这个长度包括延伸到东北那一段。榆林城是九城之一。它的前身是天下名州延绥古镇。苦于游牧民族不断犯边,在...
长城内外 锦绣丝路——解读新疆长城资源里的历史文化密码
从内容界定看,长城资源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至明代各王朝以安全防御为目的,在统治区域边缘地带,利用险要地形,运用土、石、砖等建筑材料构筑的,以连续性的高墙为主体,并由其与城池、关隘、壕堑、烽火台等设施共同组成的一种绵亘万里、点阵结合、纵深梯次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www.e993.com)2024年11月5日。在这一宏观的长城资源概念下,新疆...
【人民日报】甘肃:以公益诉讼助力长城遗址保护
嘉峪关景色。甘肃省文物局供图为了更好地保护长城资源,甘肃省检察机关全面摸排本地长城遗址,推进数字化建设,强化群众文物保护意识,主动介入、多措并举,5年来开展长城保护检察监督行动185次,为长城筑起一道法治保护屏障。初春时节,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大靖镇长城村乍暖还寒,几个孩子站在长城城墙旁一边嬉戏一边哼起童...
长城:被封神的军事工程
秦灭六国后,修万里长城。图源:影视剧照01学界一般认为,长城的修建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列国纷争,交相争霸,为了增强军事实力、抵御邻国进攻,一些诸侯国广筑边墙,修建起连续的军事堡垒。这便是长城的雏形。比如齐长城,其修建的年代多在公元前六七世纪。齐人利用今山东省中南部山区的地形,因地制宜,修造...
残墙遗燧上的大秦雄风——定西境内的战国秦长城
马家山段长城并非渭源战国秦长城最高点,最高点在清源红岘村的高咀山,第二高点是庆坪南岔湾垴2443米。渭源的战国秦长城多建在诸如马家山、阳山、堡子梁之上的群山峻岭之上。在马家山,可以鲜明地看到战国时期秦长城的建筑特点:多建在山坡长梁上,或翻山越岭,或沿河流而筑,有的劈山削崖,外削内堙,有的以沟...
以公益诉讼助力长城遗址保护(法治聚焦)
大红泉堡遗址坐落在嘉峪关市峪泉镇,距离嘉峪关关城有40多公里,文物保护员安献忠每年要来这里巡检300多次。安献忠曾是大红泉堡附近的居民,1998年起,他就在这里安家、放牧。那时,大红泉堡还没有被纳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城保护条例》也未出台,这里的城墙上架设了风力发电装置,古堡土墙成了羊圈的一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