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明初六部体制的确立与定型
虽然在洪武十三年六部体制改变前后,相应公文形态和政务运行机制变化的细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官吏的大幅减少必然意味着六部在变为独立的中央政务机构后,其参与政务运行的机制和方式会有重大变化。以户部、刑部为例说明之。在洪武十三年定六部官制之前不久,户部“奏定文移减繁之式”,以减少申部文书数量,如州县...
天子给予特权,权力堪比尚方宝剑,秦汉御史权力到底多大
御史性质的演变体现了官制度形成的一般规律,御史从早期职权微薄,职掌多样到后期逐渐职能专一,体现出早期国家制度的不断完善。通过对御史职权的考察,可以看到御史的性质大致呈现出“主书主令”到“兼具行政”再到“主掌监察”的演变。战国以前的御史同秦汉时期的御史有着明显区别。这个时期的“御史”是“御事”,是...
隋文帝杨坚:改革官制,确立三省六部制,开启科举制,修订开皇律
他召集了一众贤臣,结合南北各地的优秀传统,对政治体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调整。中央官制改革:三省六部制确立首先是中央官制的重塑。在宰相崔仲方的建议下,隋文帝彻底废除了北周时期的六官制度,恢复了汉魏旧制。他在原有的基础上,吸收了南北各朝的有益经验,确立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省六部"制度。内史省(中书省...
吐鲁番发现唐代高等级官员墓志 有助于古西域官制研究
“摄官”为暂理职事,属于未经过吏部、兵部铨选的非正式受命官员,程奂应该是当时北庭最高长官所任命的“摄官”。吐鲁番学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高春莲通过对程奂墓志释读研究认为,程奂墓志记载的任职经历,可以反映出唐西州时期西域的官制,也能够反映出西域在与中央王朝失去联系时,西域管理的特殊性。无论是程奂墓,还是迁...
清末民初外官制改革与国家治理转型
清末的外官制改革是近代中国国门打开后朝廷运用外来的“中央—地方”官制系统改造传统“内—外”官制体系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行政权的调整来化解内部的困境,并提升行政效率以应对国际竞争。本文将省制问题重新带回到行政分权的讨论中,以外官制改革这一国家治理转型中的重要事件来洞察帝制中国的行政由“一人政府”的组织结...
科、处、局……这些称谓怎么来的?
从汉魏开始,相权转移,三省机构相继出现,逐渐结束了中央政府三公九卿体制,开创了三省六部体制,六朝时期正是这一体制演变的过渡阶段(www.e993.com)2024年11月7日。“三省”指的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长官,互相牵制,便于当时统治者谋划与决策军国大政,维护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公元581年,隋文帝即位之后,立即废除了北周模仿《...
从职位到官位:以魏晋南北朝的中正为例|刘啸
作为经世之学的古代官制撰述|黄桢与魏晋南北朝相始终的九品中正制度,既关系到这个时期的人才选举,也关系到这个时期的官吏选用,是士人与政府、地方与中央之间沟通的重要渠道。关于九品中正制度,学界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中文学界从较早的杨筠如、唐长孺到最近的陈长琦、张旭华,日本学界从较早的冈崎文夫、宫川尚志、...
俞敏洪佩服的1600页巨著,绝版数年终于再版,中国兴亡的密码就在...
汉武帝时,为获得战争资金,政府建立了官营产业和货币垄断体系,虽加强了中央集权,却破坏了正常的官制。从东汉到魏晋南朝,继承于西汉的制度和财政顽疾延续了下来,形成强烈的阶级固化。而在这一周期的后期,大量的劳动人口成了官僚和士族的附庸,他们不再缴税,这直接导致政府财政严重不足,制度最终崩塌。
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如何演变的?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有一条纵向传承、革故鼎新的螺旋式上升的轨迹,中央地方关系也同样沿着这条轨迹不断发展。秦统一后建帝制,“海内为郡县”;汉代实行强干弱枝的中央地方制度;唐朝中央机构实行三省制,地方机构实行州县二级制;宋朝总体而言,实行二府制与地方兼施制;元朝在民族大一统的局面下,地方制度为行中书省制;明...
从诸侯到官制:春秋时期列国政治机构的演变
在春秋时期,郡县制度和官制的兴起,为后来的秦朝和汉朝的政治制度提供了经验和范例。它促进了中央政府的集权,中央政府对各个诸侯国的控制越来越强,这为中国历史中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春秋时期政治机构的演变,促进了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这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融合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春秋时期的政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