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弥漫心头的“乡愁”已淡化
中新社珠海4月10日电(邓媛雯陈彦儒)台湾文学家余光中10日晚来到北师大珠海分校演讲,回忆创作《乡愁》时的心境。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自己回大陆次数多了,原来弥漫心头的乡愁已逐渐淡化。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余光中写下名篇《乡愁》。“我回大陆来的次数越来越多,不好意思有乡愁了。后来我写的都是回乡的诗、...
《乡愁》_影响中国的文字:共和国文本_国·家-百年中国的新生与...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详细>>《乡愁》《左手的掌纹》《乡愁》:触动两岸的心灵共同处王干:把《乡愁》用一个意象群,比如我们一般写愁的时候,一个意象,刚才我们说到一江春水,春水来比喻象征愁的无边无际。那么余光中当时给我的感觉...
再读《乡愁》,送别先生!--河南频道--人民网_网上的人民日报
那年夏天余光中先生在河南的八天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会背诵一首诗歌——《乡愁》。多少人因为《乡愁》知道了余光中;多少人因为余光中,了解那心底的“乡愁”。余光中,这位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世纪的先生,被赞誉“有他在的地方就是文学中心”,被赞誉“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2017年12月14日上午10...
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票根在常州
这首诗,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常州解乡愁“唐诗里的江南……小杜...
《逍遥游》:诗人余光中的漂泊乡愁和最后归宿
从江南到四川,从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后落脚在高雄的西子湾,对于余光中这位乡愁诗人来说,仿佛看见了出生时“茱萸的孩子”,看见“咽下国破的苦涩”的十岁男孩,看见去国时的愁容和痛苦,看见漂泊时的无奈,而在此时,他也看见了那浓浓的乡愁。而当重新返回的时候,对于余光中来说,则变成了深深的缅怀。
余光中海南解读“乡愁”里的“密码”
中新社海口12月29日电题:余光中海南解读“乡愁”里的“密码”(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来海南参加2013年两岸诗会的余光中,携太太范我存女士接受中新社独家专访,讲述了一个出生在江南书香人家的少年,是怎样经过大时代的颠沛流离,内心的自我拉扯,成为一个以“乡愁”触动全球华人内心深处情感
余光中《乡愁》里的“新娘”去世,他们的神仙爱情从十几岁就开始了
《乡愁》中的“新娘”就是范我存《文艺报》曾刊文介绍,余光中说他夫人也就是《乡愁》中的新娘叫范我存,是抗战时期在四川乐山娶的,因此俩人说悄悄话多用四川方言,对四川和四川人有着天然的深厚情感。早年红星新闻报道提到,余光中曾在讲座中说:“杜甫一辈子只写了一两首诗给太太,真是扫兴!我就不一样了...
逝者| 余光中妻子离世,那个被写进《乡愁》里的人走了……
1945年,17岁的余光中第一次见到范我存。自从相识起,余光中先生对妻子的爱从未变过,一句句情诗从青丝写到白发。2006年,余光中在成都参加一个活动,当他念到自己的诗《乡愁》“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时,突然高声呼喊“我的新娘在哪呢”。听到声音,一位身着粉红色大衣的老奶奶缓缓走来,口中说着“这呢,...
林少华:余光中的《乡愁》与古文修养
《乡愁》的成功,归功于余光中深厚的古文修养,“便是对中文的敬爱与责任”。近年来中小学语文课本大幅增加了文言文即古文所占比例,加上国学热和文化自信的需要,古文在国人心中开始变得沉甸甸有分量了。是的,如果说母语是外语的天花板,古汉语则是现代汉语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