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单质硅具有4,200mAh/g的理论克容量且储量高,硅基负极材料(Si/C、SiO/C)具备碳材料高电导率和稳定性以及硅材料高容量优点,硅基负极材料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配合使用能够较大地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随着硅基负极制备工艺及电池厂商对于高镍体系掌握的逐步成熟,硅基负极会迎来较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目前国内...
硅宝科技:公司拥有多种硅碳负极技术工艺路线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贵公司年报提及公司2023年已建成产能1000吨/年的硅碳负极材料生产线;请问贵公司年报所称的硅碳负极材料生产线所生产的是硅氧碳负极材料,还是多孔硅碳负极材料或纳米硅碳负极材料?谢谢!硅宝科技(300019.SZ)5月2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拥有多种硅碳负极技术工艺路线,...
走差异化硅碳负极制备路线,「星科源」连续完成两轮超五千万元融资...
目前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存在着砂磨法、CVD法、PVD法等多条技术路线,星科源基于团队过去二十多年在纳米材料技术上的深厚沉淀,开创了与目前流行的流化床CVD法差异化的全新一代CVD纳米硅技术,并在该路线上取得了突破。据悉,其自主设计的全新一代CVD设备,可实现粒径数十纳米以内纳米硅颗粒的生产以及硅碳负极材料的...
CVD工艺引领硅碳负极的革新之路加速迈入“硅”时代
目前硅碳负极合成分为三种主流路线,分别为研磨法、CVD工艺以及高温热解法,其中CVD工艺被当前视为最具发展潜力,或成为未来主流的工艺。生物质类和树脂类多孔碳将共同助力CVD法硅碳发展,但硅碳性能很大程度受前驱体多孔碳影响。硅碳成本取决于原料前驱体多孔碳以及硅烷气成本,硅烷气将是降本关键,因此主流硅碳生产企业...
突破300Wh/kg利器,硅碳负极产业化大提速
行业对硅碳负极的应用前景普遍看好。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硅碳负极工艺技术的持续改善和原材料的持续开发与降本,以及硅碳负极掺混比例上的进一步探索,未来硅碳负极产品在动力电池领域将持续扩展,CVD沉积硅碳负极也将大显身手,助力动力电池性能不断提升。
新型硅碳负极企业需要自备硅烷产能吗?结论可能有点出乎意料
图3:Group14技术路线的生产流程这种新型硅碳负极材料的设计高明之处还在于其多孔碳内部的多孔结构(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多孔结构中的空隙为硅颗粒在嵌锂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预留了缓冲空间,从而维持了多孔碳负极材料整体的低膨胀率,增强了其循环稳定性。同时,多孔碳的轻质特性使得Group14的硅碳负极在能量密度方面表现出色。
南都电源:全固态电池采用硅碳负极体系,技术先进助力能量密度达...
电池采用自主研发的无机固态电解质,消除了液体有机电解质的安全隐患;通过氧化物电解质原位成膜组装技术和致密干法电极工艺,破解了限制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固固界面”难题,大幅改善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的界面接触性能,有效降低电芯内阻。负极采用了硅碳负极体系。
硅碳负极材料:从材料科学到资本市场,绕不开的电池技术革新
硅负极材料本身也存在嵌锂后体积膨胀、材料粉碎、多次循环性能衰减、SEI形成容量损失等问题,因此,从商业角度考量,硅负极材料产业持续攻关,主要技术发展路径为砂磨硅碳(第一代)、包覆硅氧(第二代)、预锂预镁硅氧(第三代)、气相沉积硅碳(第四代)。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与突破,硅负极材料已成为被市场广泛接受的下一...
天风研究硅碳负极深度:量产在即,助电芯突破能量密度桎梏
3、从产业链进程层面:硅碳负极厂家突破多项瓶颈:23-24年以天目先导为代表的头部硅碳负极厂解决膨胀率等瓶颈问题,产业化渐进。二、技术路线选择?硅氧成熟但上限低,气相沉积法硅碳负极是电池厂中长期的选择方向:当前阶段硅基负极产品中,以硅氧为主,硅氧负极的局限在于首效和能量密度(克容量的上限相对较低)。宁德...
华夏储说14丨突破锂电池能量瓶颈,硅碳负极材料在艰难突破中应用加速
2)硅/纳米碳(NC)复合材料,碳纳米材料含碳纳米管(CNTs),碳纳米纤维(CNFs),石墨烯等。从制备工艺角度来讲,硅与传统碳材料复合工艺简单,易于制备;然而另一方面,作为碳基质,纳米碳对于提高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更具有优势,结构复杂稳定的纳米复合材料,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体积变化,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但其制备工艺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