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00年前的乐舞百戏
萧县汉画像石中许多乐舞百戏画面,展现了汉代舞蹈的繁盛情况,有建鼓舞、长袖舞、巾舞等舞蹈形式。建鼓舞,在汉画像石《建鼓舞图》《建鼓出行图》中都有体现,是一种以建鼓为主要乐器的舞蹈,常与其他舞蹈、音乐并存,组成综合性的百戏场面。圣村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击鼓者跨步击鼓,边击边舞,气氛热烈。长袖舞,是一种...
汉代乐舞百戏的艺术特点分析
乐舞百戏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杂技、戏剧等多种表演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形式,在汉代社会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无论是宫廷宴享、民间节庆,还是宗教祭祀,乐舞百戏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娱乐方式。汉代乐舞百戏的艺术特色可以从多个方面深入分析。宫廷与民间的结合宫廷乐舞构成了皇家礼仪与娱乐活动的核心,其规模壮观、...
创意海报丨从壁画穿越看古人的“气质穿搭”
乐舞百戏图(局部)北魏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鸡鸣驿北魏墓葬和林格尔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藏壁画中所绘人物穿前领开衩的宽袖长衫或短衫。男子头戴官帽,脚穿脚尖上翘的长靴。从画面人物总体装束看,与传统胡服不同,呈现出一种汇而未融的时代风格。根据这个特点,考古学家认为这座墓的年代应在公元486年北魏孝文...
文物会说话??|一幅1700多年前的《幕府图》,再现北疆民族交融场景
营舍堂院为高大的庑殿式房屋,墓主人端坐堂上,堂下艺人在表演乐舞杂耍,身着民族服饰人物伏拜觐见,周围环立官吏武士,场面喧嚣隆重。这幅乐舞百戏图描绘了庄园主人宴飨宾客的场面,在广场中,杂耍艺人正在表演飞弹、拿大顶、顶缸等,画面与东汉张衡《西京赋》中对乐舞百戏的描写吻合,说明东汉时期杂技艺术已经扎根于民间,在...
东西问丨黄晓枫、肖飞舸:从巴蜀乐舞文物看中外文化交流痕迹
黄晓枫:秦并巴蜀后,大量移民进入该区域,促使巴蜀与中原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频繁。以乐舞百戏之风兴盛的汉代为例,汉代乐舞已逐渐摆脱“礼乐”束缚,呈现出更加多样的形式,城市歌舞宴乐场景的丰富与多样化,也大大促进了乐舞发展。成都博物馆馆藏的“盘鼓舞俑”。中新社记者岳依桐摄当时,“盘鼓舞”广为流行。这种舞蹈...
...跨越三千年的和鸣!36家文博单位联袂推出首个川渝地区乐舞文物展
展览分为《金石古乐——先秦时期的祀戎礼乐》《乐舞百戏——汉朝时期的乐天俗乐》《伎乐芳华——唐宋时期的交响燕乐》《多彩戏曲——清朝时期的百态曲乐》4大单元,展出文物142件,包括52件重庆参展文物,梳理展示了川渝两地各个历史时期乐舞发展脉络和重要特征(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其中,有来自广汉三星堆的商代花朵铜铃、来自涪陵小田溪的...
聆听巴蜀大地穿越千年的乐舞之声 这个展览再现川渝乐舞盛况
展览现场图据广安市博物馆从先秦时期的礼乐出现,到两汉时期乐舞百戏,再到唐宋时期的交响燕乐,以及清朝时期的多彩戏曲……一段长达数千年的巴蜀乐舞史,浓缩在“川渝地区乐舞文物展”中,显现出历久弥新的面貌,更在川渝大地中世代相传。在采访的最后,王浩辉也说起了此次展览的举办的契机,和想要传递给观众的故事...
C视频丨来看古代巴蜀乐舞 川渝地区首个乐舞文物展在广安开展
乐舞俑展览中,还可以看到大量姿态各异、造型优美的两汉三国时期的乐舞百戏俑以及画像砖等,再现了古代巴蜀人民乐天开朗的精神状态。展品中,1957年出土于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墓的击鼓说唱俑十分亮眼,它头戴小帽,袒胸露腹,着裤赤足,左手抱鼓,右手敲击,张口嘻笑,动作夸张,和保存于国家博物馆的“汉代第一俑”说唱俑异曲...
“大唐之山—百戏节”!不一样的暑期游园“点亮”河头老街_河北...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师源通讯员魏永)百戏华彩,唐风乐舞。7月13日,河头老街首届“大唐之山-百戏节”暑期游园活动开幕仪式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举办,旨在展现形象生动、鲜活多姿的民间技艺,再现大唐盛世繁荣景象,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图为“大唐之山—百戏节”开幕式现场。郭宝强摄...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论汉代乐舞戏剧形态
汉代乐舞是现代学者对汉代音乐、歌舞的概称,确切地说,它涵盖了汉代音乐声律、歌舞杂技以及幻术等多种表演。然而,在汉代典籍中并没有“乐舞”的概念,只有“乐”,至东汉时期又出现“百戏”的概念。汉代的“乐”既含有现代乐舞概念中的声律、歌、舞,也含有汉代礼乐的乐舞仪式;“百戏”的概念更为广泛,既含有礼乐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