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专家系列讲座 | 东汉帝陵的名位与形制
洛阳市附近东汉帝陵呈“南六北五”分布,分为邙山和洛南两个陵区,即“北兆域”和“南兆域”。目前“北兆域”大墓的墓主争议不大,“南兆域”的墓主还需进一步探讨。两大兆域的开辟,主要出于皇帝个人爱好或选择;此后帝陵的选址,基本遵循了“旁近祖考”和“同辈不共兆域”的原则。东汉摒弃了代表厚葬风气的西汉...
洛阳“疑似李煜墓”消息乃工作人员失误所致
目前,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的考古调查项目“邙山陵墓群调查与勘测”正在实施中,传闻疑似李煜墓所在地“朝阳镇后李村”也在调查范围之内。史家珍介绍说,邙山陵墓群内东汉帝陵范围已基本摸清,东汉帝陵的规制、布局基本掌握,目前正在甄别哪座陵墓属于哪个帝王,但李煜墓及众多名人墓还没有纳入考古计划之中。洛阳邙山陵墓群是...
洛阳北邙山:航拍二汉冢(东汉顺帝宪陵)
二汉冢和三汉冢临近,有“一茔二陵”之感,也应该是宪陵和怀陵。2009年,在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朱仓村西侧,对朱仓M722和M707陵园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这是左右毗邻的两座帝陵,符合文献关于宪陵和怀陵的记载。初步判断,朱仓M722是汉顺帝宪陵。那么,二汉冢又是谁的陵墓呢?目前,有学者认为:大汉冢是光武帝原...
洛阳北邙山:航拍大汉冢(东汉安帝恭陵)
1982年,结合文献记载,陈长安考定这里是汉安帝恭陵。在《帝王世纪》中记载:“恭陵在洛阳西北十五里。”同时,在伏侯《古今注》中记载:“(恭)陵山周二百六十丈,高十五丈。”由此可见,恭陵是东汉帝陵最大的一座,正好和大汉冢的位置和规模相符。目前,大汉冢外观呈圆形矮丘状,四周被修成十二级梯田台阶,顶部较平,...
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确认陵庙建筑
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东北,属于洛南东汉帝陵的组成部分,遗址内发现的“石殿”为一处边长约80米的方形高台式建筑,在其东南角发现散水、通道、夯土、道路等遗迹。今年,考古人员发现了“石殿”东侧的第二处门道,根据门道位置推测,“石殿”东侧应为三门道布局。结合西汉帝陵的考古材料可知...
韩国河 王芳:古代帝陵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西汉帝陵是否按照“昭穆”排列尚未定论,但就帝后陵的相对位置,除了平帝与王皇后陵,其他均是帝陵比后陵更靠近长安城,体现皇帝主导的聚葬意识(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洛阳东汉帝陵亦分为南北陵区,同一陵区内各陵分布较为密集,开始出现一些聚葬的特征。“明帝以后的章帝、和帝、殇帝直系四代均葬于洛南陵区是符合情理的,而安帝辈分同于...
汉魏洛阳城中轴线(河洛地理)
古时建都崇尚“天人合一”。帝王天子坐北朝南,以皇宫为中心向南延伸,建一条城市中轴线,其他建筑沿中轴线东西对称分布,是中国理想的都城秩序。汉魏洛阳城又名汉魏故城,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都城,其前身为周代的成周城。《史记》有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汉魏洛阳城地处洛阳盆地中心区,北依邙山...
从“风尚”到“制度”:东汉墓地石刻兴盛的背后
东汉时期,墓地石刻逐渐兴盛,大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各类石刻内部形成了大致固定的几种形制;二是形成了基本稳定的空间配置模式;三是形成了五个各具特色的分布区域;四是使用阶层较为广泛。但如果结合东汉晚期政局进一步分析,陵墓地上石刻的兴盛,其本质可以说是地方势力炫耀权势的一种特殊风尚。
劳动者之歌|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汉魏研究室主任、研究馆员王咸秋...
▲王咸秋在考古工地工作受访者供图荣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洛阳市考古研究院汉魏研究室主任、研究馆员王咸秋从业20年来,始终坚守在考古一线,专注于洛阳地区古代帝王陵寝的发掘与研究,尤其是关于东汉帝陵、曹魏帝陵的工作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他正以其严谨的专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默默书写着中华...
洛阳公布多处遗址的考古新发现
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位于洛阳市伊滨区庞村镇白草坡村东北,属于洛南东汉帝陵的组成部分,遗址内发现的“石殿”为一处边长约80米的方形高台式建筑。2023年,考古人员发现了“石殿”东侧的第二处门道,根据门道位置推测,“石殿”东侧应为三门道布局。洛阳市考古研究院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项目负责人王咸秋介绍,结合西汉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