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迷心窍的帝制:虽然王朝更迭,社会却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假如实事求是地复原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的发展,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的自强新政由于不学西方之“本”,只学西方之“末”,只在坚船利炮、声光电化上下功夫,因而中国的发展速度与日本相比,是远高于日本的。1871年和1885年,主持洋务的李鸿章与日本外交代表有过坦诚的谈话,李鸿章并不认为中国埋头发展经济,发展军事,淡化政治...
学者批“公民社会”概念:编造出来的粗糙神话
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思想家,不管是自由主义者(如托克维尔),还是马克思主义者(如葛兰西),对civilsociety的理解基本上仍然属于“市民社会”(即人们以私人或市民身份活动的空间)范畴,尽管他们对市民社会所处的位置及其在政治上的意义争论不休。直到过去二十多年里,civilsociety才被赋予了“公民社会”的含义:...
康子兴读《资本主义的文化》|古老的现代,独特的英格兰
“英格兰(以及后来的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要源头。这件事情的发生,既是通过十九世纪大英帝国的强大影响,也是由于一个新文明的诞生,这个新文明最初通过照搬英格兰方式而形成了自己的大部分性格,以后又扩大了影响——它就是美国。”([英]艾伦·麦克法兰:《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管可秾译,...
杨国强谈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研究院杨国强教授常年致力于晚清知识分子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史的研究,从最早的著作《百年嬗蜕: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到后来的《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再到早几年的《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以及最近出版的《两头不到岸: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有一个一以贯...
胡晓进:十九世纪何以成为“漫长世纪”——兼论全球史书写中的革命...
但是,无论是英国工业革命还是法国政治革命,都发生在18世纪后半期,而非19世纪。为了不让基督纪年上的世纪分界线割裂历史的延续性,一些研究世界史与全球史的学者在历史写作时,将这两场革命与其后19世纪的一系列革命和社会变迁联系起来,提出了“漫长十九世纪”(LongNineteenthCentury)的概念。
中西互释下的媒介认知建构——以十九世纪Newspaper译名变迁为视角
摘要:西方newspaper于19世纪传入中国,中西媒介的互为阐释让中国社会对该事物建构起不同于西方的认知(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以命名方式转译为视角,能揭示促成认知差异的中西互释过程。Newspaper先后被译为“京报”“新闻纸”“新报”等,最后与“报”稳定对译。每项译名均调动中国沟通文化相关范畴,折射出媒介分类思维的转变。分类思维集中体现...
美国社会的十字路口:当极化政治遭遇科技大爆炸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地区著名的商人弗朗西斯·洛尔,亲自跑到英国参观,然后凭借着记忆在波士顿北部地区原样建立了自己的纺织企业。同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工业,美国也给进口商品施加高额的保护性关税。不过情况从十九世纪初叶,开始慢慢发生变化。美国的企业开始具有更好的创新能力,并且赶超英国。早在1807年,罗伯特·福田(...
英国大众政治及1904年前的英德关系:兴起的溯源,德国海军的发展
无论是便士报还是绅士报,由于价格普遍较低,发行量大,内容也广泛涉及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社会、娱乐等方面,为英国大众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来源和发表个人见解、推动社会舆论的平台。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是一个在社会组织、军事技术、交通和通讯领域都有着深刻且持续变化的时代,公众舆论的兴起,有组织的利益...
国际经济秩序,发生了哪些变化?
然而,国力衰弱下降所伴随的社会变动虽有深远影响,但是其对统治秩序的影响却甚为复杂,不易界定(参见乔万尼·阿瑞吉、贝弗里·西尔弗等:《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王宇洁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〇〇三年版)。例如,十九世纪末英国与欧洲劳工力量兴起,社会冲突升级对统治者带来挑战,不过当“一战”兴起时,工人...
社会共识与多元差异:罗尔斯之后,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正义?
他相信少数派和主流社会观念在公共空间的交锋能纠正主流观念的过失,或者让其更为接近真理。小密尔对公共空间的双面态度反映的是中产阶级公共空间在十九世纪末面临的困境,而以最有影响力的方式刻画了这一点的,恰恰是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指出,随着无产者的群众政治冲击资产阶级的公共空间,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