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列朝列国志】后秦(三):历史沿革3
太子姚泓继位,东晋刘裕北伐,进攻后秦,收复洛阳。后秦宗室却骨肉相残,自相削弱。
【中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列朝列国志】后秦(二):历史沿革2
在扫清一些障碍之后,姚兴命令其弟姚崇、镇东将军杨佛嵩攻取中原古都洛阳。后秦的军队在金塘城下遭到东晋河南太守夏侯宗之的顽强抵抗,未能取得战果。金墉在洛阳的西北角,城小而固,是攻战戍守、保卫洛阳的要地。姚崇久攻不下,转而向东扫平柏谷(今河南偃师东南),并将周围一带的百姓二万余户尽数迁到关中。之后,后...
“衣冠南渡”从汉魏洛阳故城出发
首场直播,洛阳客家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于春斌以《“衣冠南渡”从这里出发——汉魏洛阳故城》为题,带大家走进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和偃师区虎头山森林公园,探寻客家人南迁背后的历史沿革。“洛阳是客家祖根地,是客家先民在西晋末年‘衣冠南渡’开始的地方。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中原汉人,经过多次南渡,千年跋涉,万里迁徙,在...
【中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列朝列国志】后秦(一):历史沿革1
襄收散卒而勤抚恤之,于是复振。乃据许昌,将如河东以图关右,自许遂攻洛阳,逾月不克。其长史王亮谏襄曰:“公英略盖天下,士众思效力命,不可损威劳众,守此孤城。宜还河北,以弘远略。”襄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之固,亦是用武之地。吾欲先据洛阳,然后开建大业。”俄而亮卒,襄哭之甚恸,曰:“天将不欲成...
科普| 中轴线的历史沿革
中轴线的历史沿革在中国建筑史上,中轴线是很多城市比如北京、西安、洛阳、南京、广州等城市建筑的坐标与脊梁。尽管不同城市的中轴线规划设计有所不同,但是在建筑理念及其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上都有内在的一致性。北京作为元明清时期的首都,其中轴线是对以往中轴线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它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中轴线的...
历史沿革(2024年更新)
历史沿革(2024年更新)日期:2024-03-06来源:城口县档案馆字体:大中小城口属米仓山、大巴山中山区,境内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www.e993.com)2024年11月17日。城口属四川盆地亚热带山地气候,系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足、四季分明。总体森林覆盖率65.3%、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和县...
【行走老城】洛阳市老城区《后洞村志》出版
14日,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获悉,近日,《后洞村志》首发暨捐赠仪式在洛阳方志馆举行。该志内容为50万字,由洛阳市老城区翠云峰街道后洞村志编纂委员会组织编纂,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是今年洛阳市首轮村志编纂中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村志。为抢救濒临消失的乡村历史文化,《后洞村志》于2020年8...
【历史文化】何以德阳——德阳历史及地名由来
汉至唐德阳政区演变示意图“德阳”“旌阳”地名考源关于“德阳”地名的由来,从词源本义到历史沿革一直存在多种说法,并未得到准确的考证。而对“旌阳”的附会,前人虽有探讨和分析,但未能揭示附会的动机和过程,特别是对虞集《许旌阳祠堂记》的真实性存疑,从而忽视了虞集在“旌阳”在地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致人们...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洞窟墙壁内首次发现石刻造像
部分佛头出土情况。新华社发(龙门石窟研究院供图)考古人员根据此前擂鼓台区窟前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及历史文献记载综合分析推断,擂鼓台南洞墙内造像的填埋时间应该在明代中晚期,目的主要是在修复加固洞窟墙壁时节省砖石等用料。“新发现对于研究龙门石窟唐代造像艺术、擂鼓台区历史文化和历史沿革、古代维修加固历史和地震史...
【历史文化】“德阳”“旌阳”地名考源——从绵竹故城遗址、金土...
从历史沿革分析,许逊所任之旌阳在湖北枝江,德阳历史上也并无旌阳县的存在。北宋时期以“旌阳”代指德阳无非有两种可能:一是将许逊所任之旌阳附会到德阳的时间提前,则将改写许逊故事的传播过程;二是当时“旌阳”别称与许逊无关,从字面来看,“德阳”“旌阳”含义十分接近,“旌阳”作为别称也可以理解,如安徽旌德县也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