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楷:法治理念的深化是刑事司法实践进步的基石
再次,刑法学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指导,推动了刑事司法文明的进步。例如,储槐植教授主张“严而不厉”的刑事司法理念,认为这是刑法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强调刑法在处理问题时要符合社会规律,不能超限度打击。这种理念对于引导司法实践中的刑罚适用、促进人权保障和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刑法学界对法治的贡献不仅...
法·观 | 徐东庆:做好刑事审判工作的三点思考
从事刑事审判工作30余年,我积累了一些办案经验,深刻体会到刑事审判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实践,谈谈体会和感受。一、抓关键抠细节,集知微而窥全貌刑事案件审理是一项内容多变、过程繁杂的工作,许多关键问题往往隐匿于案情的一些细节之中。要想做好审判工作,就要有“匠心”,容不得半点马虎,将“细”...
对我国刑事自诉中证据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鉴于目前我国刑事自诉证据制度存在缺陷及案件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刑事自诉案件历来成为刑事审判的难点,许多基层法院刑事审判都为自诉案件所困,要么是无法结案,要么是案了事未了,当事人缠诉上访,成为一大不稳定因素。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当事人证据意识较差,举证能力不高。实践中,自诉人往往仅...
梁雅丽: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证据制度改革——以律师辩护视角切入
本文为西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分院院长、京都刑事辩护中心主任梁雅丽在论坛上的主旨发言,整理刊发以飨读者。梁雅丽前言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是强化人权司法保障、实现刑事司法公正的关键举措。今天很高兴能够有机会作为一名律师,从刑事辩护的视角与大家分享我对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证据制...
“三强三优”专项活动|案例分享会 刑事审判中的“法”与“情...
刑事审判中的“法”与“情”——以轻伤害案件审理为视角东营中院薛文超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类常见案件──轻伤害案件。轻伤害案件是生活中多发的一类案件,近十年,全市法院共审结轻伤害案件1400余件,占刑事案件的7%。轻伤害案件经常发生在亲朋、邻里、同事之间,多因民间矛盾引发,案件虽小,但往往带有明显的对抗性...
关于我国死刑复核深度思考的十问
“死刑的极端严厉性和不可恢复性,要求我们从事死刑复核的刑事审判人员必须以最审慎的工作态度,坚持最严格的标准,严守最规范的办案程序,切实把好死刑案件最后一道关(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每一起案件,都实行合议庭、审判长、副庭长、庭长、乃至主管副院长层层把关,以确保死刑案件的办案质量。合议庭要在人人阅卷,写出书面审查报告和...
“法”式下午茶:当刑事诉讼法理论前瞻思想与司法实务碰撞会产生...
主要修正内容有四:一是调整了检察职能;二是增加缺席审判制度的规定;三是速裁程序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写入刑诉法;四是值班律师制度写入刑诉法。文源|刑一庭原标题:《“法”式下午茶:当刑事诉讼法理论前瞻思想与司法实务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贪官被查后最关心什么?——一名“落马厅官辩护人”的刑案思考
《三人谈:刑事实体若干热点问题的再思考》一书,采用澎湃新闻首席记者谭君对贺小电以及湖南纲维律师事务所律师贺律川进行访谈的方式,就近年来多个重大新闻热点事件背后的刑事问题进行分析讨论。2019年10月23日,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对2014年以来人民法院在加强刑事审判工作上的10个方面进行全面总结时,披露了两个...
王殷舟|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正当性证成与实现进路
但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确立后,对于禁止被害人于附带民事诉讼后提起独立的精神损害赔偿之诉,立法者有了其他的考量:首先是刑事案件中罪犯罪行严重者,罪犯往往不具有相应的经济能力以填补被害人物质损害,自无必要再苛求其为次生性的精神损害承担责任;其次则是精神损害问题本身于刑事审判而言属复杂事项,即便刑事案件本身得到...
【深度】刑事诉讼法四修:告别“刀把子”,转型“小宪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这些年来,改革有什么效果,需不需要纳入刑事诉讼法中,需要思考和斟酌。”卫跃宁指出。2014年10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此后,“两高三部”于2016年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