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辛亥革命的成败
重新思考辛亥革命的成败在这部关于民国初年历史的力作中,作者史谦德从政治文化的角度重新思考了辛亥革命的成败问题。作者以1912年8月25日湖广会馆演讲台上的风波为枢纽,分别追溯了唐群英、陆徵祥等人的政治生命。他们的身份、地位、际遇并不相同,但共同点是,演说在他们的政治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新生的民国陷...
赵轶峰:柯林武德—刘家和命题——关于历史认知的再思考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帝制,次年建立共和制度,共和制度从此延伸下去。近年来,围绕纳粹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等事件的争论已经成为史学理论性的重大问题。大屠杀否定论者几乎都是通过主张直接证据的不完整来立说的。他们几乎都利用了历史事件一去不复返的说法,主张过去发生的事件无法被证实,然后把残存证据不足以精准复原原来...
很懂法律,不懂政治!罗翔真以为辛亥革命是以排满为目标?肤浅了
近日,知名的法律学者罗翔先生被人讥讽为“塌房”了!原因就是他在一个视频中,对于最近在中国的日本小学生被袭击事件时,发表了这样一个观点——“辛亥革命是以‘排满’为目标”,因此引发了极大的争议。首先,罗翔老师普及法律知识,为受害者发声;并表达了“反对过激民族主义和极端民粹主义的思维和行为”之观点,这显...
罗老师再陷风波,辛亥革命竟成“翻车”导火索?
“历史长河波涛涌,辛亥革命丰碑立。谁料今朝风云变,罗老师言论掀争议。”近日,罗老师再次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这位早已退出微博的超级大V,因在B站发布的一则关于辛亥革命的视频,意外地冲上了微博热搜。一时间,评论区和弹幕如潮水般涌来,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一、罗老师言论引争议,辛亥革命被误解?罗老师,这位被誉...
纪念|金冲及、金之夏: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以往,对护国运动的发动者有许多不同看法,有人主张是蔡锷、梁启超发动的,也有人认为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对这个问题我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纵然已有许多前辈珠玉在前,但在某一个具体问题上,后辈仍可能做到比他们看更多的材料,作更多的思考。我在文章中提出:受过辛亥革命思想熏陶的云南新军中下级军官是护国...
马敏:建构中国自主的辛亥革命史知识体系的启示——“建构中国自主...
建构中国自主的辛亥革命史知识体系的启示当前,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历史学知识体系,业已成为史学界的一项重要任务(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而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我们围绕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进行一系列深入的思考,尤其要结合中国史学的长期实践,总结既有经验,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而不只是反复重申其意义。为此,我认为,辛亥革命...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思考
(一)革命性质已由“少数人”向“多数人”转变早在1925年,毛泽东在《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一文中就对中国革命的性质作过初步阐释,认为此时中国的大革命既不同于欧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的民主革命,也与之前的辛亥革命在革命目标、革命力量、革命后援等方面有着本质差异,认为大革命是半...
廖大伟:孙中山对中国实现现代化道路的思考与选择
然而,孙中山虽然没有用过这个词汇,但不等于他没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表达,恰恰相反,我们从他的文字表达和行为实践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关于“振兴中华”的思考、追赶欧美的期盼、学习“现代文明”的主张,并且还力所能及付诸行动,进行难能可贵的尝试。尤其辛亥革命胜利共和初创时他的民主实践、实业鼓动和除旧布新的...
教师招聘面试解析-初中历史《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
过渡:辛亥革命的与否,自有论说,但是有一项革命成果却成为近代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就是1912年3月11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临时约法》的规定思考:《临时约法》反映出近代民主的哪些原则?(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
从孙中山到毛主席再到邓公,关于这个问题,中国思考了74年
辛亥革命38年周年,新中国诞生。毛主席颇为感慨的在《纪念孙中山》一文中展望:“辛亥革命至今,中国面目完全变了;再过45年(文章写于1956年),中国的面目要大变。”可关于中国面目大变成什么模样,并没有人能给出确切答案,直到邓小平在中华大地掀起改革开放第二次革命,中国才坚定地走出一条独属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