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推进滇池湖滨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
近年来,昆明市积极推进滇池湖滨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完成了草海片区新河、王家堆等地块湿地建设,开展了捞渔河、斗南、海东、宝丰、星海、海洪等湿地提升工作。目前,滇池沿岸已建成湖滨生态带6.29万亩,形成平均宽度200米、植被覆盖率达81%的湖滨闭合生态带,每年可吸收水体中总氮1324吨、总磷74吨。湖滨生态带的植物从200...
云南滇池:“高原明珠”的生态复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曾经污染严重、水质下降的云南省昆明市滇池,经过20多年的攻坚治理,特别是通过环滇池湖滨生态带建设,已经恢复了“高原明珠”山清水秀的动人模样。日前,《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云南站)采访活动走进环滇池湖滨生态带,感受这里通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带来的变化。
云南昆明:滇池之畔鸥欢人和风景独好
近年来,昆明市积极推进滇池湖滨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像星海半岛湿地一样环绕滇池的湿地片区,不仅成为了绿色公园,更是滇池湖岸线上的绿色屏障。在星海半岛湿地公园里,芦苇、香蒲、水杉、中山杉等植物错落有致地向滇池延伸,不仅形成了层次分明的自然景观,更发挥着对污染负荷的削减作用。“湿地内种植有陆生、水生植物共1...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以“组合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编制实施《云南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推进滇池、洱海、抚仙湖等高原湖泊生态保护和修复。2022年6月,云南省洱海山水工程入选国家“十四五”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项目名单,成为继抚仙湖之后云南省第2个获国家支持的山水工程项目。洱海山水工程总投资约53.8亿元,项目实施周期3年。
云南昆阳磷矿生态修复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首批生产矿山生态修复...
自20世纪80年代起,昆阳磷矿就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确立“矿开采到哪里,复垦植被就跟进到哪里,恢复生态,不留遗憾”的工作方针,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探索研究,实施矿山生态修复与矿业共生绿色创新发展新模式,积极主动融入典型地质剖面保护、滇池流域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通过采空区内排回填、边坡治理、...
??阮成发王予波现场督办滇池保护治理昆明市立行立改工作时强调...
阮成发王予波现场督办滇池保护治理昆明市立行立改工作时强调提高政治站位坚决立行立改尽快恢复长腰山生态功能,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了《关于下达2018年退耕还林还草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下达我省2018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330万亩,其中还林300万...
昆明建设滇池湖滨生态缓冲带助力湿地修复—— “四退”筑绿岸...
滇池湖滨生态缓冲带的华丽转身,离不开昆明市的不懈努力。自2008年起,昆明市便启动了“退塘、退田、退人、退房,还湖、还湿地、还林”的“四退三还”生态建设工程,对湖岸线外延200米内的农田、鱼塘、房屋等进行清退,恢复建设湿地,成功清退了大量占用湖滨生态空间的建设用地,为滇池生态系统留出了宝贵的生存空间。据...
滇池金线鲃的消失与重现(人民眼·生态治理)
滇池治理是事关云南全局的大事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从点源污染治理到流域系统治理,从单一治污向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并重,多年来,云南省和昆明市锲而不舍,滇池治理成效明显。“人退湖进、休养生息,是滇池生物多样性的‘产床’。”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潘珉,高度评价环湖截污和“四退三还”(通过退...
城市的生态“样板间”长啥样?
同时,“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翠湖水生态修复试点项目”的推行,不仅解决了外来物种入侵、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还促进了乡土物种的回归和特色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树立了典范。如今,滇池金线鲃、海菜花等本土原生物种的重现,不仅丰富了翠湖的生物多样性,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昆明打好生态牌走好绿色路
近年来,为使滇池逐步恢复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昆明市积极推进滇池湖滨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完成草海片区新河、王家堆等地块湿地建设,开展捞鱼河、斗南、海东、宝丰、星海、海洪等湿地的提升工作,滇池湖滨初步构建起一个闭合的生态带,成为滇池保护治理的特色和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