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现距今约5000年大墓(文化中国行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
高等级墓葬出土的石圭、玉钺等具有浓厚的礼制色彩,对夏商周及其后的礼制文化影响深远,尤其是此次墓葬的发现,彰显出史前中原地区王权的初步形态。朱光华说,该墓在清理过程中发现较为罕见的史前“毁墓”现象,木棺范围内墓主骨骼绝大部分缺失,仅存数块人的趾骨,小型玉饰散落于木棺内外,多数石圭被人为折断,部分...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洛阳古墓博物馆:历代墓葬文化的穿越之旅
央广网洛阳8月16日消息(记者张羲轮)洛阳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部的邙山,是我国唯一以历代墓葬实物为展品、系统反映古代墓葬发展变化的专题性博物馆,为历史爱好者揭开了中国大半个墓葬变迁的神秘面纱。全新改造后的博物馆,以2万余平方米的面积,原比例复现了从西汉至北宋的25座典型古墓,展示了平民、乡绅、郡侯等不...
汤惠生: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演变与嬗变——以青海宗日遗址为中心
传统上认为马家窑文化中如葬式、彩陶、住房形制等主要文化因素承袭于仰韶文化;而宗日文化,据发掘者认为“是环境适宜时候由东部进入因素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区性遗存”,这个“由东部进入因素”还是指马家窑文化因素。发掘者陈洪海先生认为:“(青海)东部地区在环境好转之后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人口肯定会迅速增加,而狭窄的河谷地带...
我国考古发掘迄今楚国最高等级墓葬(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同时,墓葬碳十四测年、木材树种鉴定、椁盖板墨书红外识别、漆器和纺织品材料检测与工艺研究、墓葬埋藏环境分析、植物考古等多学科研究工作正在开展。在武王墩墓发现的部分纺织品残片,经分析为菱格纹样的平纹经锦,纤维材质为桑蚕丝,系古代高等级服饰丝绸。随着文物与遗迹的陆续出土,多学科研究团队还将持续对椁室环境...
完成两处考古发掘工作!济南地区古代墓葬资料与黄河文化得到丰富
考古人员总结,青宁村墓地的发掘,是济南地区宋元明清考古的一次重要收获,为构建和完善本区域宋金以来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详实的材料,也对丰富济南地区黄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该墓地毗邻黄河,受黄河水患影响较大,本次发掘为研究黄泛区历史时期黄河的水文、泛滥演变和墓地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为还原墓葬营建过程及后续地层堆积序列...
黄庆娇:古埃及墓葬图像背后的死亡文化
涅伽达文化晚期的希拉康波利斯第100号壁画墓(公元前3250年左右)是迄今所知古埃及最早的彩绘壁画墓,出土地希拉康波利斯(Hierakonpolis)是古埃及逐渐形成统一国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区域文明中心(www.e993.com)2024年11月13日。该墓葬现已被毁,墓室壁画(图2)则在19世纪末被发现,整体切割后运至埃及开罗博物馆保存。
...国至隋唐大型部族墓地 生动再现少数民族与汉文化逐渐融合过程
据介绍,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的北城村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十六国至隋唐时期规模最大的独立墓园,墓地布局清晰、规划有序,延续时间长,生动再现了十六国至隋唐时期迁徙到关中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墓地位于洪渎原中心区域,已发掘围沟1处墓葬285座...
武王墩墓考古有何价值 与楚文化有什么渊源?
武王墩墓的墓葬形制、营建工艺、出土文物代表了当时楚文化最高成就,较全面地反映出战国时代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社会图景。该墓形成于大一统国家即将孕育诞生的重要时期,对研究当时历史演变和秦汉中央集权大一统国家及文化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主持这项工作的考古同行结合墓葬规模、结构、出土文字材料与文献史料...
贾笑冰:红山文化确证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将殷商作为祭祀时代,显然认为“绝地天通”发生于夏商之际,而最新考古发现表明,“绝地天通”的思想领域变革可以向前追溯至距今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对红山文明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讨论,不仅可以为“绝地天通”的发生提供物质证据,也可进一步追溯中华文明传承的史前基础。
文化中国行丨楚考烈王出生地应为今荆州纪南城
6月21日至22日,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十七次年会在长沙召开,与会专家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表示,楚考烈王与湖北关系密切,出生地可能在楚国东迁前的郢都,即今荆州纪南城。“网红”楚国王级墓葬墓主故土应为楚郢都纪南城武王墩墓作为楚国最高等级墓葬,成为近期考古界最大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