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亲外甥,长孙无忌为什么支持李治,而反对李泰做继承人?
这是因为,在长孙无忌的背后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还有紧随其后的褚遂良。凭的就是,这么多年魏王府一系列的阴谋诡计。其实,通过李泰和李承乾的争储之事,就可以看出,李泰是一个很有手段且心思很重的人。在和自己的哥哥李承乾的角逐中,他步步紧逼,最终李承乾只能选择谋反这条不归路。除此以外,通过李泰...
李世民想改立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坚称不可,10年后害死李恪
长孙无忌提到的第二点就是立储是大事,不能轻易更改。李承乾之所以被废是因为他意图逼宫,不得不废,甚至按罪当诛,但李世民是出了名的爱嫡子女,他舍不得李承乾死,所以才保下了他的命。纵观历史,易储很容易招乱,即便只是动这样的心思也会引乱,汉高祖刘邦当初就是想着易储,改立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为太...
褚遂良:慧眼能鉴王羲之真迹,却看不清隔着人心的肚皮
褚遂良还是劝说李治放弃废后的带头人,为什么不怂恿国舅长孙无忌等人?褚遂良考虑得更多,“太尉,国元舅,有不如意,使上有弃亲之讥”,“司空,国元勋,有不如意,使上有斥功臣之嫌”,而他不退缩的原因很简单,“吾奉遗诏,若不尽愚,无以下见先帝”。可惜褚遂良的心意并未被李治接受,在武则天的策划下,褚遂良被一贬再...
长孙无忌诬告李恪谋反,李恪临死前诅咒其灭族,6年后结果如何?
既然李治将案件交给托孤大臣长孙无忌处理,说明他想要得到的也并非一般处理结果,那么长孙无忌将打击范围进一步扩大的做法,有没有得到李治的默许,也就很值得怀疑。当时废太子李承乾已死,远在均州的李泰也传来病重的消息,能对李治皇位造成威胁的也就剩下吴王李恪了,长孙无忌早就想铲除李恪,这次就是最好的机会。为...
看懂长孙无忌的下场,才理解立李治为太子,唐太宗是有多无奈?
可以说,在这一权力平衡机制中,李世民可谓是居高临下,掌控一切。无论是长孙无忌,还是褚遂良,亦或是李绩,都无一例外地被纳入了李世民的谋算之中。四、隐藏的野心然而,当我们细细回顾李世民的种种安排时,不禁要问:他究竟是出于为李治稳定局势的考虑,还是别有所图呢?
长孙皇后(上):大唐后宫升起的一轮皓月
准备杀死后向李渊谎报秦王暴毙而亡,再悉数坑杀夫君麾下不服的将士(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这封信在夫君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自己尚且顾念兄弟情分,对方却要痛下杀手,种下玄武门之变仇恨的种子。5.腥风血雨晋太子妃我和夫君、房玄龄、杜如晦、兄长长孙无忌一起商议对策,秦王府的800名暗卫悄无声息待命。夫君去拜访朝中重臣,说服他...
跟随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功臣绝大多数都得以善终
长孙无忌到了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权倾一时,而他也逐渐开始排斥异己。李世民的第三子吴王李恪英武果断,曾经很受李世民钟爱,李世民曾一度打算废李治改立李恪为太子,由于李恪不是长孙无忌的外甥,因此长孙无忌极力反对李世民改立李恪为太子,最终力保李治继位。
长孙无忌触犯皇权、公报私仇,在立后上与唐高宗有分歧,终被杀害
长孙无忌一众大臣为何要捧存在感极弱的李治,而不是性格与李世民颇为相似的李泰?首先,李治是长孙无忌的外甥,这是私心;其次,对于大臣们而言,自然愿意在今后面对一个性格柔和、容易相处的帝王,而不是性子英武、雄心勃勃的李泰,这仍旧是私心;其三,大唐当时已经够强大,选一个守成之君,也许更合适。
跟随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的都有谁?李世民上位后他们结局如何?
长孙无忌这一番话坚定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决心,后来长孙无忌不仅帮李世民谋划如何发动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之变的当天,长孙无忌又陪着李世民到现场参与了整个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登基之后特意让长孙无忌监修国史,因此玄武门之变的很多历史真相都被长孙无忌掩饰了下去。可以说长孙无忌是李世民心腹中的心腹,后来李世民搞...
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了玄武门政变,这十人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
玄武门之变主要就是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帮助李世民参与谋划,起初李世民不肯发动政变弑兄杀弟,当然,也可能是李世民想看看天策府众部属的决心故意表示不肯发动政变,当时房玄龄和杜如晦虽是谋臣,但毕竟是外人,不能和李世民说狠话,这时候正是长孙无忌痛骂了李世民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