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广州十三行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缩影
专家:广州十三行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缩影中新网广州10月26日电(记者孙秋霞)2024年度广州荔湾历史文化科普活动26日在粤剧艺术博物馆举办,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江滢河以“广州十三行西洋商馆的文化功能”为题,讲述了广州十三行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他表示,广州十三行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缩影。图为荔湾历史文化...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在开放与交流中感受岭南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展厅一层的“清代广州十三行历史展”由“开海设关”、“十三行风貌”、“十三行行商”、“十三行贸易”、“中西汇流”和“走向近代”六大部分组成,展览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史料和海内外遗存的文物,系统地展示十三行从辉煌到终结的这段雄霸中国对欧美“唯一通商”贸易口岸近百年历史的景况,同时反映了中国对外...
“天子南库”的广州十三行,在清朝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与其他商人不同,十三行具有官商性质的贸易组织。朝廷和外商以十三行为媒介,达到“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目的,十三行既是中外贸易的桥梁,也是中外商人之间不可逾越的屏障,通过朝廷让渡的外贸权,获取巨额的利润,外商借助十三行,采购商品,开拓市场,三方以贸易为纽带,责任明确,利益均沾。就地方官吏而言,同样觊觎十三行...
《广东十三行考·续考》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首发
《广东十三行考·续考》首发现场,章文钦向公众介绍梁嘉彬与十三行研究,并与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广州口岸史研究基地主任江滢河就十三行与中西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等学术话题进行对谈,为十三行研究、广州口岸史研究展望前景。章文钦表示,梁嘉彬在清华大学就读时,已经开始做十三行研究,如今,《广东十三行考》《...
晚清广州为何是十三行,而不是十二行?
晚清时期,十三行其实是一个很广义的词语,其含义并非很简单,它具有多重的含义,它不但可以说是行商的代称,也可以说是行商从事对外贸易行当,同时也是代指一个地域,广州的十三行商馆区域,十三行不但可以指人,同时也是行业代称,更是一个区域的名字。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十三行和行当,并非固定在十三这个数字,其实有时候比...
读懂广州·粤韵丨品古今老外赞商都 赏机遇之城耀千年
广东画家莫格伯作品《海山晓霁》(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海山楼是宋代地方官招待外商的场所,曾位于现北京路附近。(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供图)当时,广州对外商很友好,外商来时,地方官热情欢迎;外商去时,地方官也会奉上物资与精神奖励。涉外管理也很人性化。比如,宋代明文规定“有亏蕃商者,皆重置其罪”,有发生市舶官员侵吞舶商利益的,外国...
广州有过的繁华,我来写|张欣专访
我觉得我们广州是配有这样的美感的。十三行通商时的纸醉金迷,还有民国时期的那些影像,是很洋气的。小楼很风雅,人们对生活也很有要求,千年商都这么多年,确实是好过的。我小说里写在上海开创百货公司的那些人,全是广东去的,是广东人教会了上海人做生意。
被老广州人嫌弃的河南地,曾是世界首富的豪宅邸
更为致命的是,战后广州丧失一口通商的地位,曾经垄断中国对外贸易的十三行行商也迅速走向了没落。1842年12月,伍秉鉴写信给他的美国好友,表达了想移居美国的愿望,他对当时国内的事业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但是次年伍秉鉴就黯然而去,终年74岁。▲十三行区域河段,图源网络...
读懂广州 粤韵周刊|凤翔黄埔扬名四海 龙腾琶洲续写芳华
这里便是清代广州十三行之天宝行行商梁经国的故居。梁经国出身贫苦,其父早丧,18岁时进入冯氏洋行做伙计,开始学习与洋商打交道。他天资聪慧,踏实肯干,后来创办了天宝行,以其“实在诚信”的经营方法独树一帜,在其他行商陆续破产的情况下,天宝行至清代嘉庆末年达到鼎盛。梁经国发家后,在黄埔村建立“左垣家塾...
读懂广州·粤韵|依水而兴十八甫,街市繁华似苏杭
为十三行叱咤风云奠定根基在“十八甫”众多的商业遗迹中,一条挨着十八甫路、名叫怀远驿的巷子一点都不起眼,但就是这条小巷子,在古代广州乃至中国对外贸易史上可谓叱咤风云。怀远驿的传奇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众所周知,广州历来是我国海上对外交流的桥头堡之一,唐宋时期,外来使节与商人往来不绝。当时,外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