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豪宅”!揭秘中国空间站的非凡性能
为了使我国成为世界极少数能独立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2010年9月25日,国家批准研制由13个系统组成的中国首座近地轨道载人空间站。经过12年的奋斗,我国终于在2022年底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第一座空间站的建造没有走美国和苏联先建造单舱式...
专家说了才知道!外媒:中国悄悄做太空实验,是空间站发展一部分
现在的中国空间站造型,还是一个“T”字的结构,在国外的一些专业网站上也透露出,中国将会对这种结构进行升级。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方面也表示,对于中国国际空间站的改造,也得到了相关机构专家的承认。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主任李明之前就曾表示,中国的国际空间站升级计划将会分为几个阶段进行。其中“天和”核心舱,也会迎...
国际空间站曾容纳13人,为何中国空间站最多才6人?是技术原因吗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便是国际空间站在建造时的国际合作复杂性导致的,虽然国际空间站的设计更加的灵活,但是却也使得国际空间站在管理和协调上变得极其困难。国际空间站“天宫”空间站容纳6名宇航员与国际空间站的复杂建造背景相比,我国的“天宫”就简单的多,“天宫”空间站完全由我国独立设计并且建造而来,因此在...
完美出舱展现中国航天硬实力
多家外媒表示,太空行走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了不起的成就,多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为舱外作业提供保障;未来,中国空间站将为太空探索作出更多贡献。“又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中国航天员两次出舱活动,外媒纷纷聚焦他们的“任务清单”。“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对空间站的机械臂进行‘润色’。”法新社8月20日报道称,当天,...
传出好消息!中国将迎来第二个“空间站”,开启了全球共享新篇章
近日,航天领域引发热议的并非新的太空探索计划,而是将太空环境复制到地球的壮举——中国第二个空间站的建设。这个突破性的项目并非着眼于飞向太空,而是将“太空”带回地球,在地面构建一个模拟空间站的环境。这并非单纯的文字修辞,而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它深刻影响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今,太空中的...
《逐梦苍穹——写给青少年的中国空间站故事》新书发布会举行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林焕新)8月18日,《逐梦苍穹——写给青少年的中国空间站故事》(以下简称《逐梦苍穹》)新书发布会暨“逐梦”系列主题科普丛书启动仪式在广州2024南国书香节期间举行(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逐梦”系列主题科普丛书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
中国空间站入选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探寻大国重器背后的硬核科技
12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发布“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中国空间站作为重大创新成果入选。2022年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顺利发射,同年11月,中国空间站历经11次发射任务后完成在轨组装建造。思看科技三维扫描仪随梦天舱一同“上天”,见证了中国航天里程碑式的胜利,为中国空间站一系列科学实验研究提供高效、...
成功撤离空间站 神舟十七号乘组踏上回家之旅
央视网消息: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消息,今天(4月30日)8时43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分离前,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在地面人员的配合之下,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留轨物资清理转运等撤离前的各项工作,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完成了工作交接。在中国空间站出差的航天员汤...
非凡的跨越|“从无到有”→“全面开花” 我国空间科学研究闪耀...
中国空间站密封舱内部署了生命生态、流体物理、无容器材料等14个科学实验柜,每个实验柜看起来不大,却是无数科研人员十多年无数次尝试和努力的结果。每个实验柜就是一个综合性科学实验室,它们共同的研制难点就是尺寸小,相当于要把在地面上几个屋子的实验装置放进一个不足两立方米的柜子里。
奋斗创造奇迹 力量源于团结
奋斗创造奇迹,力量源于团结。本版推出特别策划,走近贺词中提及的部分群体,倾听他们在这一年中团结奋斗、给人力量、令人难忘的故事,感受活力中国的坚韧不拔、万千气象。——编者天地协同探索苍穹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至此,逐梦寰宇三十载,中国人自己的“太空之家”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