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一介文臣,国难当头毅然弃笔从戎,兄弟二人一齐为国捐躯
翻看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从宋代开始,文人领兵似乎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一种常例,书生出身的著名统帅如宗泽、于谦、王守仁、袁崇焕、曾国藩、李鸿章等比比皆是,这在其它国家是极其罕见的。莎士比亚会治军吗?巴尔扎克懂兵法吗?莫里哀能打仗吗?外国的文人们似乎总是与战争无缘,而中国的文人们却以自己的...
袁崇焕和毛文龙本来可以成为好兄弟,但为何袁崇焕“矫诏”杀他?
袁崇焕和毛文龙简直就是亲兄弟的模样!袁崇焕担心毛文龙不答应自己的条件,所以就把毛文龙给灌得五迷三道,连续喝了三天大酒,天天喝到鸡啼破晓。而他的问题一直围绕着如下几点:安排我的一个文官到你手下可好?毛文龙说不好!你看你舍家撇业的也不容易,你差不多回家养老得了?毛文龙说不好!毛文龙还大着舌头...
袁崇焕被凌迟身亡门灭,有人拿出家谱:他有遗腹子八世孙晚清名将
这些有关袁崇焕无子的说法,在袁崇焕过继元孙袁炳于乾隆48年(1783年)撰写的《袁氏族谱》中得到证实。袁炳在族谱中记载,袁崇焕含冤而死后,株连袁氏一族,莲塘村不仅袁崇焕的屋宅,就连同姓兄弟家都被抄家、烧屋。袁崇焕的妻子黄氏跑上屋后的飞鼠岩石台上投江,其尸体漂浮在莲塘村下游的河滩上回旋7日,后漂到...
袁崇焕死时无子,为何两百年后子孙成清朝将军?袁世凯说太讽刺了
总之,对于袁崇焕后裔之争的背后,其实蕴含的是晚清以来人们对袁崇焕的英雄崇拜情节,如果他只是一个小人物,自然是不会有人冒认祖宗。综上所述,袁崇焕之死系多种因素作用,在他被凌迟处死后,其妻女兄弟都被流放云南,经乾隆年间考证,袁崇焕仅有一继嗣袁炳,并无嫡系后裔,至于那些冒认祖宗的人,或许都是出于对他的崇...
簸箕血案:妻子扫地,因簸箕放入大哥房中,一家四口仅一个活下来
1630年,崇祯帝的一声令下预示了明王朝覆灭的命运。“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明史》记录了抗清名将袁崇焕因崇祯帝的疑心猜忌被凌迟于市,兄弟妻儿都不能幸免被流放。疑心的后果有时大到能导致一个王朝的覆灭。
文史丨中国古代官员达到什么品级,才能荫袭后代?
按照制度,受荫子弟,都以嫡长子孙为准,然后才及次子、次孙、庶子、庶孙,或者兄弟之孙(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若嫡长子已经通过科举做官,或有废疾者,可准许依次顶替行。例如张廷玉就为他的几个儿子在荫叙上取得最大的权益和其他特权,长子张若霭在雍正十一年(1733)登进士二甲一名之前,就以恩荫叙得低阶爵位轻车都尉。
鲜为人知的明军“萨尔浒大捷”
满清官方说法是:1628年9月3日,刘爱塔留了一封假遗书,内称要自杀。还弄了一具烧焦的尸体做伪装。就这样摆脱了满清的控制。按照这份记录,似乎刘爱塔是只身逃脱的(他的兄弟随后也逃跑了)。那么明廷的记载呢?满清所编纂的《崇祯长编》,收录有一份袁崇焕的报告,说法与满清官方一致。也是说刘爱塔在9月弄了一具假尸...
赵红娟:自我投射与时事缩影——茅维杂剧探究
据此可知,茅维不仅坚隐洁溪,而且其洁溪在当时有一定知名度。二是茅氏自称三茅后裔。世俗将“句”字写作“勾”,故“勾曲”即“句曲”,而“句曲”即句曲山,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其形曲折似“句”字。东汉时有茅氏三兄弟来此修道,终成正果,后人因称他们为三茅真君,称此山为三茅山。茅氏家族好道,茅坤...
袁世凯真的是袁崇焕的后代吗?“杀袁者清,亡清者袁”怎么来的?
首先,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而袁崇焕是广东东莞人,远在千里之外。第二,袁崇焕死后,他的兄弟们大多迁往福建和粤西,没有人去过河南。第三,袁崇焕死时发生在崇祯三年,也就是公元1630年,直到1636年,国名才由“后金”改为“清”。因此,“杀袁者清,亡清者袁”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明朝16位皇帝中,堪称明君的有几人?万历和崇祯只能排在第4档
明朝有16个皇帝,在《明史》当中,至少有10个以上是昏君,真不知道张廷玉这位大兄弟怎么下得去笔的!难道明朝真的就没几个明君吗?其实按照综合实力和贡献,做一个排名的话,还是能挑出不少明君的。尤其是一个王朝的前中期,明君自然是不会少的。我认为明朝的16位皇帝,大致上可以分成这么四个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