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地名】法库镇、社区、村屯名字由来
少数民族有满族13户25人,蒙古族1户、1人,锡伯族3户、9人。发源于东大岭的蛇山沟河,经由本村村中过境,蜿蜒东行,最后注入泡子沿水库。郝家沟屯郝家沟,自然屯。隶属蛇山沟村。位于蛇山沟村东2.5千米,北纬42°291、东经123°31′。地势为丘陵。清乾隆年间,有郝杰者由直隶永平府栾州胡骨庄八甲八社迁来此处...
【法库地名】十间房镇村、屯名字由来
清康熙年间,锡伯族毕力格图(汉姓吴)三兄弟,由长白山迁来此地占荒垦耕,因三人各选一处扎营。遂名东、西、南营子。因此方位在东,故名东营子。西营子屯自然屯,隶属罗泉沟村。清雍正年间,锡伯族人毕力格图(汉姓吴)弟兄三人来此垦耕,各居一处,因此村位于西,是为西营子。大二道房村原名大鞑子房,建...
【法库地名】丁家房镇村屯名字由来
清康熙年间,有锡伯族文生、文全、尼海等数户由长白山迁来此处定居。因村北有一泉眼,长年流水不断,遂名“大泉眼”。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属县内重名,按方位区分位西,遂更名为“西大泉眼”。该村土地总面积1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631亩,林地面积12000亩。地势为丘陵。主要农作物为玉米。经济作物为花生、辣椒、西...
锡伯族吃火锅传统的由来
在清朝的初期,锡伯族于清康熙年间迁入辽宁以前,祖祖辈辈世居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及嫩江流域,为打牲部落。当时呼伦贝尔地广人稀,在茫茫的大草原和深山老林中,野生动物繁多,有歌谣为证:棒打獐子瓢捞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由于经常到野外和深山中去打猎,就必须带着炊具,而锡伯族常用的炊...
锡伯族西迁节:一部跨越时空的民族史诗
西迁节的由来锡伯族是一个古老而勇敢的民族,他们原来居住在大兴安岭一带,以渔猎为生,信仰萨满教。清朝初期,他们被纳入满洲八旗制度,成为满洲人的一支。清朝中期,为了巩固对新疆的统治,清政府从盛京(今沈阳)等地征调了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
这里有国内最完整最集中的锡伯族民居
石佛寺村历来是锡伯族、朝鲜族、汉族的居住之地(www.e993.com)2024年11月26日。各族人民和睦相处,民间故事口口相传。直到今天,石佛寺村还保留着当年说书讲古、扭锡伯族大秧歌的习俗。说起石佛寺村名字的由来,高云龙讲道,相传,在七星山上有十尊石佛,每天晚上都出来碾压百姓种的庄稼,后来竟然发展到上房顶上压平房,引起百姓的不满。百姓开始捉拿...
【红色记忆】“老三篇”称呼的由来及出版前后‖霞飞
“老三篇”的英文版不久也正式出版,接着,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中国一些少数民族文字的“老三篇”版本,有维吾尔文、朝鲜文、蒙古文等,甚至还于1967年1月出版了中国人数非常少的锡伯族文字的“老三篇”。之后,党内外、军内外,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老三篇”的新热潮。
军旅歌曲《小白杨》的由来
这位伊犁籍锡伯族战士叫陈福森。1983年4月,入伍刚两年的陈福森回家探亲,和妈妈聊起部队的生活,尤其是自己哨所的生活,他给妈妈讲哨所的风沙大,吃水要人拉肩扛的艰苦生活,还有就是离哨所不足百米的地方,有一座坟墓,坟墓里埋着一个叫孙龙珍的烈士。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守边防,激励他们的就是孙龙珍烈士,老妈妈便让儿...
呼图壁:吉祥之地由来众说纷纭
而锡伯族人是于1764年由盛京(沈阳)迁徙而来,当时清政府从盛京抽调了1016名锡伯族官兵(含家眷共3164人)组成了锡伯营到新疆伊犁河南岸察布查尔山驻防,曾途经呼图壁。据《三州辑略》记载,在锡伯族人进入新疆的前一年(1763年)“办事大臣旌额札奏称,将宁边巡检移驻呼图壁”。《呼图壁乡土志》载“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
盘锦取名字的由来和含义
盘锦还有锡伯族,虽然只有744人,但是锡伯族同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等同为辽宁五大主体少数民族,部分锡伯族人也有着自己过年的习俗。他们过年时要杀猪宰羊,赶做年菜、年饼、油炸果子等。正月初二还要吃长寿面,先做好肉汤,再煮面,食用时加肉汤,象征辞旧迎新,他们正月初五还要吃饺子意为“破五”预示着新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