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耿马傣族妇女手工造出4.2米×2.2米巨型白棉纸
傣族造纸妇女艾丙说,纯手工造出一张4.2×2.2米的巨型白棉纸极为复杂且耗时,需要经过“浸泡、蒸煮、捣浆、浇纸、晒纸”五步流程十一道工序,我们愿意挑战、喜欢挑战,要把造纸文化传承下去,近期还要挑战做出更大尺寸的巨型白棉纸。按照4.2米×2.2米的尺寸,一张白棉纸能卖150元。这幅巨型白棉纸不仅尺寸巨大...
临沧耿马:傣族妇女手工造出4.2米×2.2米巨型白棉纸
傣族造纸妇女艾丙说,纯手工造出一张4.2×2.2米的巨型白棉纸极为复杂且耗时,需要经过“浸泡、蒸煮、捣浆、浇纸、晒纸”五步流程十一道工序,我们愿意挑战、喜欢挑战,要把造纸文化传承下去,近期还要挑战做出更大尺寸的巨型白棉纸。按照4.2米×2.2米的尺寸,一张白棉纸能卖150元。这幅巨型白棉纸不仅尺寸巨大,而且纸质...
傣族制陶技艺最突出的特色为慢轮手工制作。傣族慢轮制
傣族慢轮制傣族制陶技艺最突出的特色为慢轮手工制作。傣族慢轮制陶技艺传承人玉章凤在创新中坚守傣族特色,让古朴温润的陶器继续倾诉着古老的故事。10集微纪录片《守艺人》(第二季)+《云南非遗60秒》,今天推出第五集《守艺人·傣族陶艺》。网页链接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云南耿马:巾帼巧手展傣族手工造纸魅力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芒团村是该技艺传承点之一。艾叶是该项技艺的市级传承人。她通过多方考察、探索,把傣族手工纸做成富有民族特色的笔记本、扇子、灯笼、手提袋等多种文创产品,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在艾叶的带动下,芒团村现有造纸专业户63户128人,产品远销北京、上海...
临沧耿马傣族剪纸 民族文化的精彩传承
一把剪刀、一张白棉纸,没有实物,在王国明手里不出一小时,一张栩栩如生的图案剪纸就制作完成。王国明的作品以傣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为主题,巧妙地将耿马的故事、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节庆习俗融入其中,通过细腻的剪纸技艺,展现了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寓意着傣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西航二中教育集团汉都新苑中学校区开展传统特色民居手工制作的...
“五育融合”的新路径,促进学校地理教学的高效发展,鼓励学生观察和了解各种传统民居建筑,探究地理现象及其蕴含的地域文化,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西安市西航二中教育集团汉都新苑中学七年级地理组开展了“走进传统民居,体味文化之美”传统特色民居手工制作的实践活动,在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
《守艺人·傣族陶艺》千年慢轮,旋转不休
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明初钱祖训所著《百夷传》称:傣族“惟陶冶之器是用”。傣族制陶技艺最突出的特色为慢轮手工制作,器物表面用有纹的木拍拍打出印纹,这与南方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印纹陶器相一致。2006年,傣族慢轮制陶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傣族制陶技艺最突出的特色为慢轮手工制作,器物表面均用有纹的木拍拍打出印纹,这与南方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印纹陶器相一致。傣族陶器在用料上亦有讲究,主要以泥土加砂石料来改善成型性能。其焙烧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包括露天焙烧和封闭半焙烧等多种方法。成坯方法呈多样化特点,有无转轮制坯、脚趾拨动慢轮、手拨动转轮...
传承、创艺、市场,非遗如何迸发新生 我们这代人 能为非遗做点啥?
”贺海善介绍,截至目前,景素共有41项云南非遗传承项目在开发合作中,如镇沅黑古陶、傣族织锦、尼西黑陶、鹤庆银器以及瓦猫等,从单一的非遗文创产品朝品类化、系列化发展,为非遗文创的品牌化打下良好的基础。贺海善机智地瞄准了一个赛道——文化伴手礼。“原产地规模化生产是最合理的方式。”他以景素售卖的瓦猫杯...
【普洱文旅】普洱思茅:沉浸式体验 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经老师讲解,眼前这棵树叫作构树,其树皮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手工傣纸的制作原料。在室内的手工傣纸课堂,老师为学生们演示了“浇纸”的制作环节。随后学生们来到水池前亲身体验,将纸帘框放入水中溢满清水,再倒入纸浆轻轻搅拌拍打,抬出纸浆时放一些花瓣和叶片作点缀增加美感,最后晾晒干燥。讲台下,学生们用傣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