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跋山遗址群再现了哪些古人类生活图景?
李罡:通过研究以跋山遗址和水泉峪遗址两处遗址为中心的跋山遗址群发掘成果,可以看出,两处遗址完整揭示了距今10万年至2万年前后的地层剖面,系统完善了海岱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序列,在山东及周边地区十分罕见。跋山遗址是使用脉石英作为原料的简单石核—石片石器业。这种特点可以上溯至华北地区更早的技术传...
守护与传承 | 和龙大洞遗址:揭示东北亚地区古人类演化历史
现有发现表明,和龙大洞遗址是目前东北亚已发现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拥有中国长白山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年代最早、最清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序列,是东北亚最早开发利用黑曜岩原料的遗址,拥有东北亚最早的细石叶技术产品和刃部磨光石器,是近年来东北亚旧石器考古世界级的重要发现。2023年,“...
泥河湾盆地新发现 110万年前古人类石器技术研究获新进展
裴树文表示,目前,岑家湾遗址是欧亚大陆最早具有准备石核技术的遗址,表明具有与阿舍利技术相似技术能力的古人类在110万年前就生活在中国北方地区,并发展出了一套与旧大陆西部不同的生存策略和与之适应的技术表现形式,比此前报道的华南距今80万年的模式2技术产品早30万年。“我们的新结果对中国北方早期广泛存在的小尺...
扁扁洞遗址是山东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
扁扁洞遗址是山东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是新旧石器衔接的重要闭环,准确的说应称作扁扁洞类型——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及龙山、岳石文化,皆为它的文化基因传承。#遇见艺术##遇见博物馆#一、扁扁洞遗址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与发现扁扁洞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张家坡镇北桃花坪村北北围子...
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有了新研究成果 是欧亚地区古人类最早开发和...
位于重庆巫山县的龙骨坡遗址是欧亚地区古人类最早开发和利用洞穴资源的遗址。近日,由重庆师范大学考古学博士陈育芝与导师武仙竹教授联合署名发表的《长江三峡及周边地区早期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存行为》一文,在我国古人类学核心期刊《人类学学报》上正式发表,展示龙骨坡遗址有了最新研究成果。
贵州这一遗址,5.5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
普定穿洞遗址简介:2024年初,贵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最新考古研究结果:在光释光与碳14测年的基础上,普定穿洞在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发现新的地层,将普定地区古人类活动史推至5.5万年以前(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普定穿洞遗址。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池州市华龙洞遗址第四次发掘,有望发现更多古人类生存活动证据...
华龙洞遗址位于东至县尧渡镇汪村村庞汪村民组,面积8.6万平方米,发育于古生界中寒武统条带状微晶灰岩和白云质灰岩岩系中,属旧石器时代遗址。遗址自1988年底被发现至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东至县一起,分别于2014年、2015年和2018年,先后进行三次大规模的正式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
如果文物会说话|沂水跋山遗址群:解码10万年前古人类的生活图景
跋山遗址群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史前文化“富矿”堆积近8米的残存剖面共划分出14个文化层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李罡介绍连续的文化层位意味着完整的文化序列数量繁多的“文化标本”则蕴藏着古人类的“生存密码”如此完整连续的地层剖面...
资阳濛溪河遗址入选2023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远古人类生活有迹可循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在谈及濛溪河遗址的时候提到,濛溪河遗址埋藏条件得天独厚,因此遗存保留相对完整。山东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也在采访中谈及了这一点,正是因为濛溪河遗址处在饱水的环境中,因此保留了非常好的有机材料,尤其是植物材料,例如树木、种子、...
探秘30万年前古人类生活场景 安徽华龙洞遗址开启第四次发掘
华龙洞遗址位于安徽省东至县尧渡镇梅源山南麓,遗址发现于1988年底,经多次发掘和清理,已累计发现包括1件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内的30余件古人类化石,百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大量具有人工切割、砍砸痕迹的骨片,4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以及20余种小哺乳动物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