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构建历史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
按照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保护城市历史景观,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景山等文化遗产历史格局逐步恢复,有着700多年历史的万宁桥焕发新颜,中轴路南段实现贯通,北京中轴线历史风貌生动再现。”陈伟称,北京正在发挥中轴线申遗牵引作用,全面带动老城重点文物腾退保护和周边环境治理。对各级文物及历史建筑、胡同街巷、历史...
北京:路县故城遗址“一馆一园”将于明年对外开放!
按照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保护城市历史景观,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景山等文化遗产历史格局逐步恢复,有着700多年历史的万宁桥焕发新颜,中轴路南段实现贯通,北京中轴线历史风貌生动再现。我们积极发挥中轴线申遗牵引作用,全面带动老城重点文物腾退保护和周边环境治理。对各级文物及历史建筑、胡同街巷、历史文化街区应保尽...
走进北京太庙享殿
近日,北京太庙享殿恢复对外开放,吸引不少游客参观。享殿建于明永乐年间,是太庙的主体建筑,游客在殿中可亲身感受其宏大庄严的建筑特点。目前,享殿内正在举办“太庙中轴:太庙历史文化专题展”,从建筑礼制和祭祀文化两个角度,介绍太庙的历史与文化。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分享到:(责编:陈悦、常雪梅)...
纵贯南北的北京中轴线,有这样的历史文化内涵
1958年在天安门广场建成人民英雄纪念碑,1959年遵循北京中轴线传统的对称原则在天安门广场东西两侧建成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1977年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天安门广场成为国家礼仪活动的中心,继承了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国家礼仪传统。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在规划上尊重和延续了北京中轴线的规划...
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演变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成型、丰富于明清,发展、传承于近现代,是逾7个世纪城市历史遗存不断累积叠压的结果,成为北京老城独特景观秩序的极致体现。元至元四年(1267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初步确立了北京中轴线的位置与基本形态。明永乐四年(1406年)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北京城形成“凸”字形城郭格局,北京中...
北京中轴线:绵延历史文脉 让“古都之脊”绽放时代新韵
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始建于13世纪,是统领整个老城规划格局的建筑与遗址的组合体(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为进一步探寻和了解北京中轴线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价值及保护传承意义,记者专访北京民俗学会会长、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高巍,听他讲述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
《太庙令:古代皇家祭祀的礼仪与象征》
太庙是古代皇家祭祀祖先的重要场所,而太庙令则是主持这一祭祀活动的官职。作为皇家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庙令的职能及其仪式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本文将详细探讨太庙令的历史背景、职责内容、仪式过程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二、太庙令的历史背景...
有历史 有生活 中轴线上故事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作为中国申遗代表团随行成员,我有幸在现场见证了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我与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结缘是在3年前。2021年9月,我们和北京市文物局达成合作,启动“数字中轴”项目,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从那时起,如何将数字技术运用到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中,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文化新观察丨这条中轴线,映射一座古都历史与新韵
????根据《周礼·考工记》描述,理想的国都平面应呈方形,宫城居中,朝堂位于南侧,市肆和居民区位于北侧,东侧设太庙,西侧设太社,即“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一范式对中国历代都城规划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北京中轴线正是这一范式完整的物质载体,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
故宫古建筑蕴含的历史文化讯息
故宫古建筑蕴含的历史文化讯息演讲人:周乾演讲地点:北京交通大学演讲时间:2024年7月周乾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博士后合作导师,故宫古建专家。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数十项,发表学术论文、文章200余篇,出版著作1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