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文化】采参习俗——放山工具
小米熟得快,吃起来香,营养丰富。现代人放山还带大煎饼,煎饼不容易坏,也抗饿。菜就带些咸菜和黄豆,盐水煮黄豆当菜下饭。还要带炊具、快当锯(快当是满语,顺利顺当之意,所有放山工具前都加快当两个字)、快当斧子、绳子、狍子皮和小棉袄等用品。参帮弟兄每人必备一根放山最重要的工具——索罗棍,就是一根放...
鄂伦春狍角帽走红 网友喊话义乌生产环保版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亮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狍角帽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技艺,制作工艺和步骤十分复杂精细。“目前大家看到的狍角帽多是鄂伦春族老一辈人留下来的。狍子皮和角的处理都有相应的工艺技法。”1996年实行“禁猎”政策后,所有的鄂伦春族人都不再猎捕狍子。张亮介绍,“狍角帽作为...
唯一的鄂伦春桦树皮匠人技艺高超,9张狍子皮做成的大衣4千多一件
皇帝穿上皮袍戴上皮帽,又在腰间挂上猎人的专用短刀,很是英武威风。老太太介绍说,这件皮袍整整用了9张完整的狍子皮,两个人用了3个月才制作出来,乃全手工缝制,没有一个针脚是机器活儿,北京商人的订货价格是4000-5000元一件。涂嫂弟弟不断发烟以及我俩不断提供糖果明显对和谐气氛的营造起到了很大作用,大家聊...
新奇!古老的鄂温克族羊皮和兽皮服饰啥样?|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服装...
其衣裤、鞋帽、被褥以及手套、挎包等都是用兽皮缝制的。其原料主要是狍子皮、鹿皮等,但尤以狍子皮居多。狍皮不仅经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极好。不同季节的狍皮,可以制作各种不同的衣着。秋冬两季的狍皮毛长而密,皮厚结实,可以防寒,夏季的狍皮稀疏短小,适宜做春夏季的衣服装。本次展览中来自于加格达奇的鄂伦春族...
打捞那些快被遗忘的东北冰雪往事 婚礼狍肉宴须用生擒的一对狍子
过着“食肉寝皮”游猎生活的鄂伦春族,食用最多的就是狍子肉。鄂伦春族人的狍肉宴有家庭狍肉宴和婚礼狍肉宴两种。家庭狍肉宴一般为节日和迎送宾客而举行,其中必不可少狍肝、煮狍肉、烤狍肉、狍血肠、杂花菜以及韭菜花等。婚礼狍肉宴所用狍子必须是生擒的一对。
狍皮技艺传承人孟兰杰:希望这不是划过夜空的一颗流星
“这是用完整的狍子头皮制作而成的”,孟兰杰又拿起一顶精致的狍头皮帽给记者看,“先将狍子头皮剥下、熟好,把眼圈的两个窟窿镶上黑皮子,再把两个耳朵割掉,用狍皮做两只假耳朵缝上,狍角照旧保留即可”,孟兰杰饶有兴致的为记者讲解自己狍头皮帽的制作方法(www.e993.com)2024年11月8日。这种帽子不仅保暖御寒,而且还是狩猎的极好伪装,孟兰杰说...
使鹿鄂温克人,放下猎枪20年: 一个微型族群的现代化之路
说那个撮罗子“豪华”,是因为在桦树皮外头还密实地围了层狍子皮,有几十张,据老革说,造价“少说也值七八万”。在过去,那是“老猎”(对经验老到的猎人的称呼)才享有的待遇。从鹿园往西,坐观光车不足10分钟车程,就是鄂温克人的定居点。2003年9月,鄂温克猎民刚搬迁至此时,定居点内是62栋红顶白墙的平房。
黄永玉:让这回忆抚慰我一切的忧伤
硝过的和没硝过的老虎皮,猞狸皮,豹子皮,狍子皮,熊皮,狼皮,山羊皮(灰鼠皮另外成串地挂着),然后是没完没了的枕头和被子,像从地里刚长出来的花朵,冒着又甜又臭又温暖的云朵似的东西,大家就浮在上面。上上下下喝茶,喝酒,抽烟,嚷着自己的高见。
鄂伦春族的狍角帽,堪称绝美的艺术品
制作这种帽子,是将狍头皮原样剥取下来,熟制柔软后,将眼睛的部位镶上黑色皮子,把原来的两只耳朵去掉,用狍子皮另缝两只假耳朵,狍头上的角原样保留。在头皮下部常镶一圈皮子,作为帽耳,平时多卷在上边作帽沿,冷时将其放下来,狍角帽多为男子或儿童戴。狍角帽和真狍子的头部惟妙惟肖,在雪原或灌木丛里都极具隐蔽...
「红色故事」战斗到最后的八个人
说是狍子肉归我们吃,狍子皮还得归他。可到了地方他把狍子撂下转身走了,后来狍子皮就我要了。”“在养伤医疗所,司务长福哥(刘福太)、黄生发他们转移出境时,我的伤还没好利索,就没跟他们一块走。”回忆最艰难的日子,吴永福感慨说,现在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好像也没法想像,当饿的快趴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