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胃息肉病“不一般”,您遇到过吗?丨消化探案
答案揭晓:胃腺癌和胃近端息肉综合征(GAPPS)胃底腺息肉(FGPs)是最常见的胃息肉,在散发情况下发生时通常为良性;然而,在胃肠道息肉综合征(如家族性腺瘤病息肉病)中发生的FGPs可能进展为腺癌,需要监测。因此,区分散发性与综合征性胃底腺息肉病具有重要意义。胃腺癌和胃近端息肉(GAPPS)是一种被新兴定义的...
看到息肉就紧张?胃息肉也会癌变成胃癌吗?
胃底腺息肉发生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长期的吃拉唑类或者雷尼替丁这一类的抑酸药物。长期使用这些药物的时候,改变了胃里面酸碱度的环境以及胃酸分泌的途径,最终导致胃息肉的一个产生。当然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人体各种激素,尤其女性相对来说较多见一点。这种息肉癌变的概率极低。所以说不要看到一个腺...
别轻率!奥美拉唑四个长期副效应,这三类人务必额外警醒
1、严重萎缩性胃炎和胃息肉病人奥美拉唑的基本原理是抑制胃酸分泌。然而萎缩性胃炎病人胃黏膜已出现不同程度萎缩,使得胃酸分泌减少,若长期用此类药物可抑制胃酸分泌,使得胃酸分泌更少,进而加重萎缩性胃炎,所以不能长期用药。另外胃息肉,尤其是胃底腺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病人也不能长期服用此药。2、骨质疏松和慢性肾病...
幽门螺杆菌阴性引发的胃癌你知多少?全面剖析,答你所有疑问!
①起源部位和生长方式:起源于腺底部,沿腺管生长,对表面腺管有影响更容易被识别。②病变部位:胃中上部,以胃底部居多。③内镜下特征:息肉样或小的黏膜下肿瘤(SMT)样隆起样、褪色性病变。表面有树枝状扩张血管。放大NBI下无明确边界(DL),可见腺管开口扩大、窝间部扩大、缺乏不规则微小血管。④病理:应...
孃孃体检出息肉以为要得癌四处求医,医生却说“长得好”
“胃底腺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患者对此不必过于担心。可以说,发现胃底腺息肉的患者,基本上不会得胃癌,它与胃癌呈负相关。”同时,发现胃底腺息肉者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不过,胃底腺息肉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和监测,还需听从医生的建议。
胃胀、反酸做了个胃镜,30岁女子胃里长了60余枚息肉!哪些息肉会癌变?
1、胃底腺息肉有些可能与长期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有关,多发生于女性,以无症状为主,息肉多为数毫米的小息肉,癌变风险低(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2、增生性息肉通常与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反流等长期慢性炎症有关,有一定的癌变风险,癌变率较低约为2%,且绝大多数发生在直径大于2cm的息肉。研究证实,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有助于增生...
胃息肉是怎么形成的?8大原因不可不防
长期服用抑酸类药物,可使人体处于低胃酸状态及胃泌素血症,导致胃息肉尤其是胃底腺息肉的发病率增加。3、胆汁反流胆汁反流入胃可导致胃黏膜的炎性反应,大量胆汁可破坏胃内的酸性环境,从而形成胃息肉。4、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上皮细胞增生异常,可发生胃息肉。5、不良饮食习惯饮食不规律,饥一顿...
长期服用强力抑酸剂导致胃息肉,怎么办?
胃息肉,就是高出于胃黏膜的局部隆起性病变。通俗地讲,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长出的一块小肉疙瘩,主要分为胃腺瘤、胃底腺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对我国北方胃息肉患者的病理类型进行的大样本统计分析发现,胃底腺息肉占比为50.6%,其发病率已从2000年的8.8%上升至2010年的66.1%,成为我国胃息肉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全国名中医牛兴东:治疗胃息肉经验
女,时年60岁,2014年2月26日初诊。诉胃脘胀反复发作3年余,加重1个月。现症见:胃脘顶胀伴消瘦,反酸,口干,欲饮水,怕冷不甚,舌苔薄白,舌质暗红,脉沉滑。既往胃底多发息肉氩离子凝固术(APC术)3次,胆结石病史。电子胃镜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行胃息肉APC术。病理诊断:胃底腺息肉,黏膜组织轻度慢性炎。
关于胃息肉,这一篇说得最全面~
如果长了数不清的大小不等的息肉,那就是胃息肉病,这大多是出身不好,与基因有关。二、长了胃息肉,要知道它是哪个洞里的妖精大体上可以分为胃底腺息肉、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特殊息肉这几种。1、腺瘤性息肉图1:胃角腺瘤性息肉约占胃息肉的10%~25%,癌变率高,可达30%~58.3%,尤其瘤体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