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百年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此外,这一时期以钱穆为代表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也有很大的历史影响,尤其是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港台地区影响较大。钱穆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于1937年出版,虽然钱穆与侯外庐均受梁启超的影响,注重探讨中国传统学术中的“思想”,但是钱穆不同于侯外庐,他并不将思想史看作社会史的反映,而是更为强调思想学术自身...
儒学研究 | 杨泽波:“存在物”在道德存有辅线中的位置——儒家生...
不仅如此,钱穆对阳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的说法也不满意,明言“此条陈义甚肤,乃似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唯心论,亦可谓是一种常识的世俗之见的唯心论,此正阳明所讥评从躯壳起念也”[4]142-143。这是说,阳明这些说法明显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唯心论,或世俗之见的唯心论,孟子、象山决不会有这种说法...
畅销几十年,影响几代中国人的历史书,好在哪?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当相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中国的历史。今天,小画君给大家推荐一套畅销几十年,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经典历史读物——《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
罗志田:学问的单位——傅斯年和钱穆对中西学术分类异同的思考
其实中国传统是钱穆所谓“通人通儒之学”,入民国以后那种“分门别类、务为专家”的倾向,乃是西方影响的产物⑧。尽管古人很早就有学问可以分而兼治的思考,并形成“术业有专攻”的认识,也一直在进行区分的尝试,然基调仍是通而后可分,正如“知类”是为了“通达”(《礼记·学记》),可以说这是一种“通中可分”...
出版界奇书!668个历史人物,2282个小故事,每本都能影响人的一生!
一代宗师钱穆老先生说,读书先读史。不过,中国的史书真是太多了,但好看的却寥寥无几。比如24史,也只有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比较好看,精彩异常,后面所谓的官修正史,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大都枯燥乏味,让人读起来头疼。
从滇黔地区“活的历史”探寻中华广土众民共同体意识的化成
早在先秦时期,“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礼记·礼运》)的观念就已经出现,并逐渐生发出中华教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自洽的体系,使得诸多族群在长时期接触过程中得以融合,钱穆将此过程生动地比喻为“纳入许多支流小水而汇成一大流的”文化机体(www.e993.com)2024年11月20日。[1]内在于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既不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
老子与中国文化: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及民族性影响探究
我们皆知,众多学者如钱穆等,曾对儒家思想进行了细致的分期研究,将其划分为先秦儒、秦汉儒、宋明儒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儒学都呈现出独有的特征,这种差异不仅反映了儒家思想的演变轨迹,更凸显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秦朝之前的儒家与汉朝以后的儒家已经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受...
李双阳禅书的内在意蕴与当代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林散之、赵朴初、饶宗颐等为代表的书法大家,立足禅学释要义,面向古典析远方,把中国佛学的精妙宽广、传统哲学的深厚底蕴、汉字流变的内在玄机进行吸纳解构,勾勒出禅书在中国当代的全新书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禅书的现代化进程,并在创作实践中影响着新时代书法的发展走向。
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在上述引文中,钱穆先生还尖锐地指出人天分离的思维,尤其是“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也就是说这种将人天分开来看待世界,研究事物,探寻发展,其“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将随着科学发达“愈易显出”。英文“天”的单一表达,便是对这一观念的侧面例证。
70句关于人生经典诗词:在楚楚浮生的世界里,领悟缕缕人生真谛
——宋·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人生恰似一场逆向而行的旅程,我们皆是途中匆匆过客。此句以逆旅喻人生,强调其艰难曲折与不可逆转,表达作者对人生旅途艰辛的深刻体验,以及对众生皆为过客、共赴未知终点的普遍命运的深刻洞察。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