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民国第一届议会选举及宋教仁对责任制内阁的追求
因为如果内阁不称职,是可以更换的,如果总统不称职,是没有办法变更的,如果一定要变更,一定会动摇国本。这是我们所以不采用总统制而采用内阁制的理由。⑦宋教仁明白地表示了要通过制定一部实行责任制内阁的宪法,来与总统分享国家的治权,这事关共和政体的真假。可以说,宋教仁的演说和主张,比较符合法国的责任制内阁了。
袁世凯死后,总统黎元洪为何被架空?真相源自1912年《临时约法》
事实上,随着新内阁的成立和北洋#智启新篇计划#实力派段祺瑞掌握中央政权之后,责任内阁名义掩盖下的新的军事独裁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南方护国军务院的撤销和中华革命军的解散,标志着北洋政府形式上已实现了国家再一次的全面统一,但也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人士和革命党把从一个专制独裁者手里流血争回的中华民国政权,...
民国春秋:宋教仁遇刺,孙中山二次革命
1912年3月11日,临时政府参议院由南方革命党人控制,发布宋教仁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并将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改为内阁制。总统变成没有实权的虚职,实权则在内阁总理手上。革命党人通过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袁世凯的权利进行了限制。他们天真地...
民国政府第二任大总统黎元洪的人生悲剧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一时间,总统府要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的消息盛传一时。适值此时黎元洪又批驳几件国务院送交的公文。一气之下,段祺瑞告假不到院,并扬言辞职。黎元洪只好作出让步,撤回两道批驳书,也不再坚持总统出席国务会议。黎元洪息事宁人,院方却是不依不饶。徐树铮因侵权越职受到内务部长孙洪伊的当面指责,从此恨之入骨。他借...
通过《临时约法》孙中山如何给袁世凯"挖坑"?套路太深
1、从总统制到责任内阁中华民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有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民国创立前夕,主张设立责任内阁制最力的是宋教仁。宋氏“内审国情,外察大势,鉴于责任内阁之适于民国也,起而力争”。并“与各省代表会与江苏教育会决定,中国采统一制,立责任内阁,设政府于武昌”。
民国初年的政体之争:总统制还是内阁制?最后还是成了“军阀制”
孙中山的看法是建立美国式的强权政府,总统拥有较多的权力,但宋教仁却希望建立以内阁为国家主体的国会内阁体制(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然而,民国成立之后的复杂状况,却产生了令他们谁都没有想到的结果。美国式总统握权的共和制一、强权政府还是有限内阁在晚清时期革命派与立宪派的争斗中,梁启超反对革命党人的一个关键论点就在于,以当时...
民国档案︱辛亥革命后日本舆论界对中国共和制度的关注与讨论
他认为君主制与共和制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民对于政治的参与度,既然清政府在推行代议制政治上有所计划,那么实行共和制的中华民国更应完善议会制度。另外,副岛义一和寺尾亨都认为中国更适合总统对议会负责的责任内阁制。他们指出在美国总统选举是一件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但中国人还没有像美国人那样正确理解选举,因此“还是...
民国第一案,至今没有真相
主张政党内阁的宋教仁,成为袁世凯在民国初年的真正对手。与此同时,袁世凯也大力支持梁启超等组织政党来对抗宋教仁。1913年的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宋教仁带领下的国民党在参、众两院取得压倒性的多数席位,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有学者统计,1913年,在参议院党籍可知者,国民党占全院的54.5%;众议院党籍可知者,国民党占全...
民国议会制崩盘史
民国议会的崩坏源于总统与责任内阁持久的矛盾冲突,《临时约法》的最大特点便是将过去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实施的总统制改换为内阁制,最大程度地压缩袁世凯的权力。身为一个在传统官场里摸爬滚打出来的官僚,袁世凯在接任临时大总统时,或许对《临时约法》里有关内阁制的规定也没有明确的了解,直到唐绍仪内阁组建,双方开始...
法政视角 民国前期历史的新探索
在《临时约法》遭受非议背景下出笼的“天坛宪草”增加了国会权力的制约,却在限制国家元首的用意下保留了畸形的责任内阁制,至多只是修正版的《临时约法》。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汲取此前十余年的政治经验和教训,参考借鉴了美、德、法、加诸国宪法及1921年国是会议所拟宪草中诸多主张,制宪程序严格,宪法原则体现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