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张仲景|中医药文化发展路上的明灯
比如小柴胡颗粒,就是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小柴胡汤的现代传承与创新,既保留了古方的精髓,又结合了现代科技;比如我们陆续开展的“传承好古方,传承好家风”“传承医圣之光,弘扬中医药文化”等活动,是在传播优良家风、弘扬仲景文化中,为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与产业化,为振奋中医药文化自信,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发...
我心中的张仲景主题征文|医中圣者 人之楷模
他的这种医德风范,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医者,成为中医医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伤寒杂病论》的影响并不仅限于中国,还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许多国家的医学家都对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借鉴,为推动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③5(作者单位:唐河县友兰小学)编辑:辛灵飒初审:陈丹丹终审:王笑荷A股...
研究《伤寒杂病论》古方,他们用现代科技探秘传统中医|新职业见证...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该实验室已经从3000多种中药里筛选研制出30余个中医抗癌方剂,还从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经方中筛选出7个治疗食管癌和结直肠癌的方剂,以及9个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方剂,为临床应用和创新方药研发提供了基础。03让传统中医现代化,生物工程技术人员是时代之需近年来,生物科技已成为引领战...
汉朝权衡出土,揭开张仲景药方不管用的原因,难怪中医会逐渐没落
因此,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药方剂量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如其中的炙甘草汤中的生地黄,其主要剂量在书中的记载为1斤,但是那时的一斤都在200克以上,而现在的一斤用量则为10到30克,因此治病的效果当然就不如那个时代。那么如果按照东汉时期的“度量衡”换算,将用药剂量按照那时的标准来,张仲景在《伤寒...
《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全文)
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温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同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概括论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配伍和药性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
魏晋名医王熙整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但其家乡仍有疑问
当年在曹叡的支持下,王叔和将流失于民间的《伤寒杂病论》大部分残稿汇辑成《伤寒论》《金匮玉函要略方》刊刻成书,传承于后世(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张仲景能够有今天的影响,王叔和功莫大焉。此外,他还被誉为中华脉祖,其《脉经》集魏晋以前脉学之大成,确立并描写二十四种脉象,定寸关尺三部,叙述各种疾病的脉候。该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经方派是如何诞生的?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经方派是如何诞生的?这可能是中医史上最大的误解,许多人误以为《伤寒论》仅仅是一部讲解伤寒感冒的医书,然而,当你真正翻开它,深入研读其中的内容时,你会发现,它所蕴含的医学知识简直浩如烟海,深不可测,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部卓越著作的作者竟是一位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古人——张仲景...
站在张仲景身边的三位山东籍名医
张仲景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有关伤寒杂病的一些医学理论与思想,并在日常诊疗过程中加以应用,开创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阶段。限于当时的医治环境与对医学理论认识的不足,张仲景并未将这些在实践中碰撞出的思想火花记录在案,而仅仅是用于问诊论方。张仲景去世之后,散落在民间的各种与其有关的传说,或...
古丝路上的中医方用了两千多年 比伤寒杂病论还早
记载最晚的时间是汉桓帝永和二年五月戊申朔廿九日丙子,即公元137年6月7日—7月5日。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时间在东汉建安年间,约公元205—210年间。据此推测,这枚汉简记载的药方比《伤寒杂病论》要早约70—300年。2000多年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发生了无数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人...
中医优势不仅在于慢性病治疗,更在于急症救治
“中医真正的优势不仅在于慢性病的治疗,更在于急症的救治。”丁邦晗表示,在古代,由于医疗条件有限,老百姓往往是在迫切需要治疗时,才会找大夫诊疗,因此中医中药更多的是在治疗急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提到,当时的人们感染疾病后死亡率很高,因而才有撰写这部著作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