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新政以吏治为主而熙宁变法重在理财,但王安石却造成很多恶果
王安石所处时代的官僚们,情形和范仲淹时期差不多,他们会因为触动了他们做官的利益而反对范仲淹,同样也会因为王安石没有直接触动他们的做官利益而对变法表示沉默,或者为了做官而巴结逢迎王安石,此外,王安石变法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则是他只注重法的推行,不论推行法的是何等样的人品。比如在青苗法的推行中,反对派的理论...
千年前,范仲淹最后的日子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范仲淹不仅...
范仲淹的浙江缘(一)三次任职浙江
范仲淹在浙江三州主政一方的经历,对浙江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影响也不可谓不深远。这位史称“范文正公”的北宋名臣,向来广受赞誉,仅两宋时期,就受到多位重量级名人如欧阳修、富弼、曾巩、苏轼、王安石、司马光、王十朋、黄庭坚、朱熹等人的竭力推崇。比范公年轻48岁的苏轼,从小就闻知“韩(琦)、范(仲淹)、富(...
四顾风涛满天地,百年兴废如朝昏
范仲淹证明了原有利益集体会反对,不会有心平气和的改革,王安石证明了绥靖政策也没用,那么剩下的选择就不多了而且他握着两个天大的好牌,所以我不会用张居正的成功去苛责范仲淹和王安石。第一,宋朝是和士大夫一起共天下的,这是王朝的初始条件决定的(对于所有改革的人来说,初始条件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条),明朝不...
范仲淹从没去过岳阳楼,为何把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写得那么好?
不过很可惜的是,范仲淹最终还是没能再次“居庙堂之高”,而是含泪“走江湖之远”。最终六十四岁的他在皇佑四年(1052年)在徐州与世长辞。那么范仲淹影响到了哪些人呢,前文我们提到的王安石变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会有人一直做火炬燃烧自己,但是总有人会接过理想的火把点燃自己。
历史的尘埃——王安石变法:虽千万人吾往矣
王安石若选择追随范仲淹、欧阳修,必被保守派打压,而一旦投靠吕夷简之流,则再无机会实现变法抱负(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远离庆历年间日益激烈的党政漩涡,是明哲保身之举。然而,作为一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士大夫,正如百姓呼唤“青天大老爷”一般,王安石亦对统治者怀有“圣人出,黄河清”的期待。
努力“还原”真实完整的司马光 北大赵冬梅详析一代名臣的“宽容与...
司马光生于1019年,卒于1086年。一生跨越了真宗、仁宗、英宗、神宗至哲宗这五个朝代,与其休戚相关的北宋政坛上的人物包括王安石、范仲淹、欧阳修、包拯、苏轼苏辙兄弟等。书中也呈现了司马光与他们的互动、恩怨与纠葛。时代如何培养司马光司马光又如何影响时代...
南宋:繁荣与衰败的交织,争议与认同的博弈
在政治观念上,他一直主张变革,这与范仲淹、王安石的改革思路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他深知,不变革无法解决宋朝长期积累的深重弊病。李纲希望通过革新内政,从根本上让大宋帝国重新焕发强大。然而,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到王安石的熙宁变法,尽管都以改革为目标,但无论是温和的改革还是激进的变法,都没有真正解决帝国的危机...
唐宋散文的风骨与兴寄
从魏徵、王绩、陈子昂、李白、王维,到韩愈、柳宗元、李华、白居易、皮日休;从王禹偁、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到李清照、文天祥。他们的作品独出机杼,脍炙人口,或引经据典发人深省,或慷慨激昂饱含衷情,从中可窥见唐宋散文的创作理路、作家本人的人生际遇和唐宋社会转型期的宏大时代变迁。
他死于1077年,他的思想却传到了2024年
从某种意义上说,张载和王安石都是范仲淹的“学生”,他们分别是范仲淹一部分“遗产”的优秀继承人。具体来说,王安石继承了范仲淹变法革新的部分,熙宁变法本质上是范仲淹主导的庆历新政的延续和深化;而张载更多的是继承了范仲淹复兴儒学的部分,思想的继承远远超过政治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