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等的基础上寻求东西方跨文化的理解
“世界文学”不能只有西方文学,它必须包括非西方文学在内翻译永远不能取代原文,但是不能因此贬低翻译的作用。从有人类以来就有翻译,它是给那些不懂原文的人看的,最重要的作用是沟通借助跨越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国际化新视角,重新发现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重新定位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我们现在经常讲把文化“...
反思“东西方”——西方中心论的历史经纬
他主张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虽未达成欧洲一体化的政治格局,但在威尼斯却别有建树,尤其在建筑艺术上,明显可见“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例如,威尼斯的标志性建筑——圣马可大教堂,就开显了一个“东西方”融合的文明样式。西方中心论,如一堵坚硬的墙——意识形态墙,隔着“东西方”,他要“文化交流”,就得在墙上...
熊光凯:西方对中国韬光养晦一词翻译不准确
“韬光养晦”翻译偏差的原因应该说,“韬光养晦”之所以被西方曲解责难,一方面深刻反映了西方国家一些人士对华固有的政治战略偏见,以及少数反华势力顽固坚持的冷战思维,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国内对“韬光养晦”的翻译和解释存在疏漏与偏差有关。例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新世纪汉英大辞典》,就将“韬光养晦...
18世纪英国的一部奇书,比肩《波斯人信札》的《中国哲人信札》
加朗对《一千零一夜》的翻译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其影响之于西方文学“犹如另一部东方故事集《圣经》对西方的影响”。旅居巴黎的奥斯曼土耳其青年学者迪亚卜在1709年参与合译,并和加朗一起伪译了16个原本不存在于古代阿拉伯《一千零一夜》手稿中的故事,其中就包括最为核心且已家喻户晓的《阿拉丁...
“远东”和“泰西”的碰撞:中国现代化史的多重面向
(1)中国人比西方人更重视教育和学问;(2)在学问上,中国人重德性(宗教、伦理),不像西方人那样重科学(技术、发明)。在这里,马礼逊又重申了利玛窦以来对中国文化的基本判断:中国儒家是一种重视人性培养和约束的‘人文主义’;中国文化不太重视生产实践,因此科学技术不如欧洲发达;在教育制度上,中国人重视精神,轻视物质...
...刘晓艺:论深文理翻译的可行性——以五古译莎士比亚商籁的理论...
对于中国文明而言,特别是自近世“西学东渐”以来,巨量西方学术思想论著的译介传入,深度参与并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之演进(www.e993.com)2024年11月25日。近十数年,“中华文化走出去”复受到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文史哲》国际版(英文版)于2014年应运而生。值此国际版创刊十周年之际,编辑部举办主题为“翻译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第十二次“《...
这位见乾隆不肯下跪的英国大使的翻译,如何影响了历史走向?
牛津大学中国史教授、《翻译的危险》作者沈艾娣(HenriettaHarrison)指出,清朝和大英,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念,而翻译人员既是自身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另一种文化的传播者。这种能力,既是权力,也是危险。“能讲对方的话则意味着他们的忠诚是暧昧的”,译员的立场总是面临猜疑,而译员本人也会遭受多方...
欧美文化并非“自我成圣”——对全球化早期中西关系偏见和误读的...
但当下中国学术界在理解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思想的关系时,要么从后现代主义出发,否认中国文化对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把西方近代思想的形成说成一个自我成圣的过程;要么将启蒙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对立起来,忽视二者之间的历史和思想的联系,从而无法揭示出儒家思想中包含的现代性意义。
王笛读《翻译的危险》:为什么说“历史是在语言中产生的”?
对比之下,马礼逊则是从语法书里学习拉丁语,为了翻译《圣经》而学习汉语。他坚信,对于这一神圣的文本,“释义是不能接受的”(第198页)。在接手这一任务的初始阶段,他便开始编写历史上的第一本汉英词典《华英字典》。马礼逊影响了19世纪后期的许多译者,不少人早期在东印度公司时受到他的训练,后来更多的人则是使用他...
中国龙与西方龙:两个世界的传说与艺术
西方基督教传教士将之翻译为“dragon”,中国龙的形象被打上了邪恶的文化标签。纵观中国历史具有连续不断、绵延不绝的文化脉络,不同于西方断裂式的古代文明模式。对待龙文化的认识,实质上反映了东西方两种文明不同的神话系统和社会风俗。一、中国龙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