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的登顶之路:1964年10月12日苏联召开会议罢黜赫鲁晓夫
在农业领域,玉米种植计划被悄然搁置。勃列日涅夫政府增加了农业投资,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种植模式。对外政策上,苏联重新强调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性。勃列日涅夫提出了"有限主权论",加强了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控制。在经济管理方面,新政府废除了工农分设的体制,恢复了统一的地方党委领导体制。这一举措获得了地方官员的...
最有希望成为苏联领导人的谢列平,为何败给平庸的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恢复了斯大林时期的干部终身制等政策,这让他获得了老革命们的支持。随后,勃列日涅夫以各种理由向谢列平身边的亲信们下手,逐一把他们调离了权力核心圈。最后,勃列日涅夫解除了谢列平中央书记的职务,改任他为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对于谢列平提出的许多改革措施,也都被勃列日涅夫束之高阁。最终,...
【环时深度】美国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
体制僵化,无法进行结构性改革萨克斯在与俄罗斯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卢基扬诺夫的一场对话中表示,美国政治进入“勃列日涅夫时代”,意指美国政坛被保守派势力掌控,难以再出现新一代领导人。1964年10月的政变结束了时任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的统治,同时开启长达18年的“勃列日涅夫时代”。在这个时代,苏联表面上...
口述“第一”背后的故事,四十年改革大潮中的辉煌与艰辛
在中苏关系政治上对立、军事上对峙了20多年之后,勃列日涅夫表示了改善中苏关系的意愿。邓小平注意到讲话所传递的信息,认为这为中国调整对苏政策提供了机会,指示外交部对勃列日涅夫的讲话作出反应。3月26日,时任新闻司司长钱其琛以外交部发言人身份在位于东四的外交部办公楼主楼门厅举行了发布会,对中外记者表示:“我们...
2006年戈尔巴乔夫用苏联解体经验,对中国说了句忠告,有何深意?
勃列日涅夫的长期执政使得苏联陷入所谓的“停滞时期”,经济增长缓慢,政策僵化,而政府的威信也因此受到损害。1979年,苏联决定出兵阿富汗,以扩大其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不仅耗尽了国力,也极大动摇了国内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到了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
1964年正在休假的赫鲁晓夫,接到勃列日涅夫的电话,请他回去开会
赫鲁晓夫的改革虽具前瞻性,但因缺乏周全的考虑和对既有利益集团影响的评估,最终导致了他的政治失误(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而勃列日涅夫的耐心和策略,使他能够在赫鲁晓夫失势的关键时刻,成功地为自己铺平了通往权力顶峰的道路。1964年的苏联,政治风云突变。赫鲁晓夫这位一度力图改革苏联体制的领导者,正站在权力的边缘。勃列日涅夫作为赫鲁...
勃列日涅夫突然死亡的内幕,警卫梅德韦杰夫:其实早已时日无多
苏维埃政府是一个由工农士兵建立起来的政府,农民和农业是国家根本。勃列日涅夫更是深谙,只有得到苏联数量广大的农民的支持,他的政治生涯才能长久。于是伯列日涅夫当政之初,就把推进农村社会现代化,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当作苏共中央的头等大事来抓,他的系列改革措施也卓有成效,使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民生活条件也有...
谁害死了苏联?掌权苏联18年,勃列日涅夫怎样彻底将苏联踹进坟墓
而在苏联国内,勃列日涅夫改革带来好处,主要体现在经济与政治两个层面。首先在政治层面,由于他十分强调政治的稳定性,通过采取各项政策稳定了干部队伍,让官员们不再担忧丢掉脑袋或者官位。虽然这种政治稳定性,给政策执行与公务员效率带来了提升,但是却也埋下了隐患。
历史| 苏联解体,是因为被阿富汗拖垮了?
在政治上,苏联政府的“老人政治”使得政府各部门变得更加保守低效,两年内还送走了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三位老态龙钟、病魔缠身的最高领导人。阿富汗危机让苏联自身都难保了。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开始在全国实施改革。为了减轻苏联的负担,一方面,更换了阿富汗傀儡政府的最高领导,希望借此能...
军武第一经济超前,但却因为勃列日涅夫的统治,彻底毁掉了苏联?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他充分吸取了赫鲁晓夫的失败经验,决定稳定人心,稳定苏共上层领导。于是,他宣布了终身继承制,让这些逐渐年迈的老人,把控的苏联政治。他不敢作出任何的改革,甚至不敢取消任何有利于苏共高层利益的决策。诚然,老人政治可以暂时规避政治继承风险,让苏联进入相对平稳的阶段,避免了历史上权力继承带来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