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撤离战场的“殿后”任务,“绝命后卫师”为何甘愿承担?
广西有句民谣:“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描述的正是湘江战役的悲壮。红五军团第34师也被后人誉为“绝命后卫师”。“虽千难万难,吾往矣”,面对强大而凶残的敌人,这些年轻的将士勇于担当,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战友,用舍生忘死、义无反顾的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什么叫“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他们一...
湘江战役,刘伯承最后一个过江,喃喃自语:仗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
11月29日,湘江战役打响后,第34师师长陈树湘刚布置好部队进入道县以南葫芦岩阵地,接替红三军团第4师承担阻击任务后,突然接到红五军团司令部的命令,要他火速赶到军团指挥部蒋家岭,受领新的战斗任务。陈树湘与政治委员程翠林明白,任务肯定非同小可。他们知道桂东北的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形势愈来愈对红军不利,来不及...
千万次,我追寻着你——为了湘江战役英魂永存
这支被称为“绝命后卫师”的部队,在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后被敌人截断,几乎全部牺牲。来自福建宁化县的红军后人黄建(左)在广西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向儿子解释湘江战役形势(2019年7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周华摄师长陈树湘因腹部中弹不幸被捕,宁死不屈的他从伤口处掏出自己的肠子,用力绞断后...
绝命后卫师唯一幸存者韩伟中将,骨灰为何放在闽西,没进八宝山?
“绝命后卫师”指的是红三十四师。作为红军的后卫部队,他们担负着长征路上掩护红军主力的任务。为了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这支由六千闽西客家子弟组成的红军部队,与数十倍于已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最终在湘江岸边全军覆没,在中国革命史留下了气壮山河的的惨烈篇章。红三十四师也许是唯一一支可以称得上“全军覆没...
“绝命后卫师”血战湘江,六千红军仅他一人归队,死后骨灰葬闽西
图湘江之战作战图红34师是由闽西游击队改编而来,下辖100团、101团、102团三个主力团。全师6000余人,多是闽西子弟,师长陈树湘,早年曾担任过毛泽东、朱德的警卫队长,深得毛泽东器重。长征开始后,红五军团担任殿后,而34师更是红五军团的后卫,负责整个红军的后卫安全。
他是绝命后卫师幸存者,后成开国中将,晚年留下遗言:骨灰送闽西
韩伟之所以坚持要死后将骨灰葬在闽西,不止一次的提“湘江战役”,实际上,全因他的身份特殊,因为湘江战役时,他是红34师唯一的团级幸存者,而34师,也有另外一个称呼,即“绝命后卫师”这一切,都和韩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战斗的失败,中央红军8.6万余人不得不踏上长征的路,面对...
绝命后卫师有3位幸存者参加了55年授衔,分别授上将、中将、少将
1955年,他因在多次战役中的杰出表现被授予中将军衔。另一方面,侯世奎的命运也颇具波折。年轻时,他在西北军中初试锋芒,后因参加宁都起义而加入红军。在红34师的早期阶段,侯世奎担任第100团第1营营长。湘江战役期间,他不幸负伤被俘,经历了衡阳与昆明两地的牢狱之灾。抗战爆发后,侯世奎被组织营救,终于重获自由。...
湘江战役期间三处阻击战场,担任掩护的红军部队打得多么艰苦
长征红军经过连续1个半月的艰苦转战,连续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3道封锁线,终于抵达湘江以东的全州、灌阳和兴安3县交界之处;此时的湘江虽然处于枯水期,但江面宽度也超过100米,加上蒋介石已提前判断出,长征红军南下突围的战略意图是渡过湘江,与湘西的贺龙红二、六军团会合,因此他严令湘、桂两省军阀提前在湘江对岸布置了重...
清明祭英烈!缅怀长征路上的绝命后卫师
缅怀长征路上的绝命后卫师1934年末的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时期最惨烈的战役,在这场殊死搏斗中,一支英雄的队伍永远留在了湘江东岸,它就是在战役中为红军主力突围断后的中国工农红军第34师。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有一座为纪念红34师将士而建的烈士纪念园。今天,是清明假期第一天,不少人自发来此缅怀英烈,表达哀思。
断肠明志 陈树湘浩气长存 血洒湘江 闽西军功勋永在
原标题:断肠明志陈树湘浩气长存血洒湘江闽西军功勋永在陈树湘烈士墓。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宋莉/摄一支英雄的部队,从诞生之日到退出红军战斗序列,只有3年多时间。一位传奇英雄,断肠明志,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年仅29岁。战士血洒在湘江。那是红军长征的关键一战。这是后卫师的英雄壮歌!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