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11分钟击溃美韩,三招攻下临津江,打得联合国军撤出汉城
次日早晨,临津江还下了一场大雪,一片素白之下志愿军的隐蔽更是天衣无缝。李奇微在这一天还专门坐飞机亲自来到了临津江北岸进行过观察,但是丝毫没有发现志愿军潜伏的痕迹。实际上在30日晚上,一一六师进入地下工事时,李奇微也在临津江,不过那时他是在韩一师的阵地上,用望远镜观察照明弹下的临津江北岸,他万万不会...
抗美援朝中,李奇微被迫撤离,在志愿军粮袋里发现攻破志愿军秘密
在李奇微看来,志愿军不管在装备,还是在物资上都不如美军,但他们却能让美军一次次被迫撤离,这跟志愿军在战场上无谓牺牲和英勇顽强的毅力有关。不能和志愿军硬拼,李奇微便从志愿军的软肋入手。在撤离汉城后,李奇微便着手找到志愿军的软肋,他们让美军将牺牲在战场上的志愿军身上的枪支弹药和粮食,以及军衣都带了回去。
李奇微:回忆录中对志愿军不吝溢美之词,凶狠也文明的敌人
”图3志愿军超越人类极限的勇气和实力给了李奇微极其深刻的印象,因此在他的回忆录中,他对这个东方对手不惜溢美之词,他评价志愿军是最凶狠也是最文明的敌人。作为最凶狠的敌人,志愿军实至名归。但是,李奇微为什么又对志愿军做出了“最文明的敌人”,这个极为矛盾的评价呢?战俘秘籍1950年10月19日,毛主席一声令...
1951年追歼战中,志愿军战士对美军俘虏搜身,竟搜出了许多奇物
美军司令员李奇微说:“真没想到,中国军人在这片毫无生机的荒原上,发起了元旦攻势。”第三十军一百一十三师三百四十七团尖刀排,攻下临津江之后,因为追美军追的太快,补给跟不上,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志愿军战士们饿的前胸贴后背的。志愿军战士在“三七线“附近,追捕逃兵,俘虏了几十人,其中就有一位是美军顾问。
一道冲不破的钢铁防线——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银幕背后的思考
第五次战役开始后,接替麦克阿瑟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发现了志愿军后勤补给困难的弱点,采取“磁性”战术发动“礼拜攻势”,企图全歼我志愿军主力。我志愿军接连遭到重创,遂向北转移。西线之敌以摩托化步兵、炮兵、装甲兵组成“特遣队”,在航空兵掩护下大举反扑,长驱追袭,直逼涟川、铁原地区。为保卫主力部队...
聊聊《志愿军2》里“铁原阻击战”的大背景及五次战役的影响
01《志愿军2》中的“铁原阻击战”是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第二阶段战略任务,影响深远(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02在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与美军展开激战,双方伤亡惨重,战线推进至三七线附近。03然而,由于美军内部的矛盾,范弗里特的进攻策略与李奇微的战略目标不符,导致战役形势复杂。
《志愿军2》:铁原阻击战太惨烈,一寸山河一寸血!
铁原阻击战堪称志愿军的生死存亡之战,当时由于麦克阿瑟对局势判断不利,一直认为志愿军是一群杂牌军,所以处处失利,甚至叫嚣着要对我国进行手术刀式核打击,所以,杜鲁门将麦克阿瑟临场换下,换成了李奇微来做联合军的总司令。李奇微是一个天生的算法大师,他不但没有低估中国军人,而且还发现了中国军人的一个弱点,那就是...
志愿军占领汉城,李奇微: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向志愿军司令官致意
1950年12月23日,美国陆军副参谋长马修·李奇微接到了五角大楼的正式通知,接替刚刚因车祸而身亡的沃尔顿·哈里斯·沃克,走马上任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官,立即飞往朝鲜战场。然而,李奇微做梦也没有想到,刚刚上任,便迎来了一场残酷的大战——1950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向联合国军队和南朝鲜军队发起了第三次战役。
1951年秋季攻势后,美军妄想活捉一名志愿军战士,结果死伤1800人
谨慎的李奇微还在阵地两翼部署了大量的装甲部队,企图倚仗他们对志愿军形成“反包围”和“反穿插”。美军战地记者甚至说:即便中国人的尸体堆积如山,也不可能攻下来这个阵地。美军发现他们永远低估了志愿军的战斗力。第一道防线的临津江河面上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从河面进攻的志愿军很容易成为美军的活靶子。一位出身...
志愿军攻入汉城,发现李奇微的睡衣,彭德怀:不好!立刻停止追击
事实证明,彭德怀的想法是正确的,李奇微其实早已抓住了我军补给的弱点,他发现了我军最常采用奇袭穿插的方式,而且每次战役中最多只能支撑七八天,他还为这个方法起名为“礼拜攻势”,而联合国军虽然丢失了地盘,但并未有很大损失,所以只要拖住志愿军,诱军深入,便可发动一场大规模围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