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跟高林一起拜访「你家隔壁的十九世纪」
这灵车里装的人叫拉马克将军,他是巴黎著名的共和派或者说人民的代表,巴黎市民觉得拉马克将军是少数能为他们说话的一员。拉马克将军就是霍乱死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雨果所描述的这场革命还原到它的历史背景当中去,我们就会发现它其实是霍乱带给巴黎的普遍恐慌的一部分。我们前面说了,春天本来就是巴黎的手工业者打折...
不被定义的雨果 | 谁的死亡曾是充满欢乐?
人们回忆起《悲惨世界》中这一著名章节的标题:“埋葬:重生之机。”这个标题令人想起了1832年拉马克将军的葬礼。人们不停重复着小说里的那些描述伽弗洛什之死的句子。他丝毫不受影响。由同一个枪手射出的第二发子弹,使他短暂停了一下。这一次,他脸朝路面倒下去,不再动弹了。这个伟大而又渺小的灵魂升天了。人们...
倒计时1天|央华版话剧《悲惨世界》男演员篇|剧本|雨果|歌舞片|...
很幸运我与我要演的角色贡博非有着相近的年龄,我有着他的那份激情和冲动,在地下秘密计划多时,只待今日——拉马克将军死亡之时暴乱起义开始。怀着满腔热血期待着战斗打响!直到战斗打响、伙伴牺牲,我开始意识到了革命是这样的残酷。我在排练厅演的感受就是激情澎湃逐渐转为愤怒及恐惧…他们真的就死了这不是儿...
任见《铁血革命》64:产业革命升级,激发工人的待遇意识
在公元1832年的六月五日,共和派利用拉马克将军出殡之机,在巴黎发动武装起义,死伤八百多人,最后遭到镇压。年青的共和派建立起了一个“人权社”,担负起领导共和运动的责任,立志继承雅各宾派传统,与政府进行斗争。为了对付反对派,阻止共和思想的传播,七月王朝于公元1833年底通过法案,要求流动报贩必须经过批准,否则不...
法国大文豪雨果为何推崇一场失败的革命,并写进《悲惨世界》?
佩里埃是一个保守派,在他死后,获得了国葬的殊荣。拉马克将军曾在拿破仑麾下效力,他很支持共和派运动,并在1815年击败了保王派。由于拉马克将军在法国民众尤其是共和派心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因此他的葬礼被共和党人视作一个展现自己力量,提出自己诉求的最好机会。
对谈|爱森斯坦镜头中的电影史、艺术史和思想史
但是因为维克多·雨果写的《悲惨世界》,把个人的经验和这场革命放在他的故事中,把虚构的故事和1832年这场真实的对拉马克将军的悼念连在一起(www.e993.com)2024年11月22日。对于19世纪的人来说,或者20世纪初的人来说,大家是通过文字来记忆这场革命的,后面不断有戏剧、舞台在重演《悲惨世界》。1958年东德和法国合拍的电影是一个里程碑,后面出现...
《悲惨世界》是历史,更是现实
音乐剧版并没有深入探讨保皇派和共和派的具体主张,但它提供了拉马克将军之死这根导火索;对于普通观众,只要区分热血青年和反动势力就能抓到要点,无需历史基础。最激动人心的一首歌《你可听到人民的歌声》基本上是架空的,可以用于任何同类事件,而背景知识较集中的歌,比如学生们在咖啡馆唱的《红与黑》,出现了“圣母院...
《悲惨世界》为何永不过时
音乐剧版并没有深入探讨保皇派和共和派的具体主张,但它提供了拉马克将军之死这根导火索;对于普通观众,只要区分热血青年和反动势力就能抓到要点,无需历史基础。最激动人心的一首歌《你可听到人民的歌声》基本上是架空的,可以用于任何同类事件,而背景知识较集中的歌,比如学生们在咖啡馆唱的《红与黑》,出现了“圣母院...
揭秘《悲惨世界》背后的真实故事,以及与真实历史的相似之处
法国大革命无疑为《悲惨世界》提供了文化和背景。到1807年,法国人口中最富有的1%拥有超过一半的财富和资产。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个沸点,而法国的霍乱大流行则进一步刺激了穷人。而在电影中出现的街垒战,也发生在1832年拉马克将军死于霍乱的时候,这在历史上被称为“六月起义”。
“没添一笔也没漏一笔”
这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将军。1832年,巴黎爆发了瘟疫,拉马克将军也在这场瘟疫中不幸去世。他的离世使共和派觉得从此朝政将会更保守,因此决定趁他的葬礼发动起义。这就是在《悲惨世界》中,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描写的“六月起义”(1832年6月5日)。但是,由于共和派没有充分发动巴黎民众,他们与政府军的对抗很快就以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