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新窗口】深刻把握大一统传统的重要价值——为铸牢中华民族...
大一统传统蕴含着华夷无间、夷夏可变等独具中国特色的思想观念、治理主张、话语资源,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为丰富的理论内涵,能够为跳出西方民族理论的窠臼、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提供学术指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文史英华」再读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但它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
...解决中国自身民族问题——再读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其主要论点可概括为: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后被陈连开先生引申为...
严庆 郭雨晨: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的思考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辩证思维的深度结合。其四,从民族和国家关系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中华民族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国家建设的一体两面,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统一的...
“大一统”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的思想资源
费孝通在1980年代更提出了著名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这一理论既与清朝阐发的民族观有相似之处,又是对清朝“大一统”多民族共存观念的改造升级。例如,费孝通将“中华民族”观念的形成分为“自在”与“自觉”两个阶段。首先,费孝通否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夷夏之辨”,接近清朝“中外一家”的民族观,且...
智库文化学者杨兆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与文化自信:多元一体的文明...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www.e993.com)2024年11月27日。这种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首先,各民族文化相通相融是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重要特征。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
什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篇文章带你了解!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历史演进的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两者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两个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等全局工作贯通阐述、一体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民族工作历史方位、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时代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规律的系统把握和深刻洞察,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
学思践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青海篇章
1.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从政治、历史、理论、实践等维度深刻把握这一思想,对担负好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李大龙|正确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笔者不仅完全认同上述定义,也非常认同该书的如下观点:“中华民族加上‘共同体’三个字,不是同义反复,而是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共同性与不可分割性,突出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以更好引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前进方向。”在建国初期论著中出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仅仅是一个词组,使用者并没有赋予其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