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要使画面上增一点不得,少一点不成,才是最好的画!
正如评论家王进玉所说,恰恰是这种严谨的态度,使得潘天寿的作品在构图上严谨而不失灵动,在笔墨上苍劲而富有韵律,在色彩上淡雅而富有层次,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画作,不仅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激励着无数后来者不断攀登艺术的高峰。四、启示与影响潘天寿的这句话,不仅是对...
潘天寿:画花鸟气要盛,势要旺
▲潘天寿枯石寒鸦▲潘天寿春酣▲潘天寿幽兰图▲潘天寿瓶梅▲潘天寿无量寿佛▲潘天寿花鸟▲潘天寿1964年作《松鹰图》▲潘天寿《朝霞图》1960年合作|联系我们:1013102739@qq微信:zdazhuo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
刘纪被誉为潘天寿在世弟子中最杰出的代表
刘纪1961年得陶冷月先生举荐,同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潘天寿学习中国画,在潘天寿的悉心指导下,刘纪不仅掌握了传统国画的笔墨技巧,更深刻理解了“骨法用笔”、“书画同源”等艺术理念。潘天寿先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严谨态度,深深影响了刘纪,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90...
以书入画、以画入书,“翰墨——吴永良书法专题展”在宁波开幕
吴永良(1937-2020),出生于浙江省鄞县(现宁波市鄞州区),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派人物画”第二代领军者,中国意笔人物画大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潘天寿基金会理事,杭州市政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四明书画院名誉院长,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啸涛篆刻书画会和墨澜社...
潘天寿:要慎重下笔,使画面增一点不得,少一点不成,才是好画!
一、一点之微,见画之大境在潘天寿看来,画面上的每一笔,尤其是那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点”,实则承载着画家的情感、意境与审美追求。这一点,可能是山石上的苔点,可能是花瓣上的露珠,也可能是飞鸟的眼睛……它虽小,却能成为画面的点睛之笔,使整幅作品生动起来,富有生命力。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美...
潘天寿谈艺录
潘天寿(1897-1971),浙江宁海人,原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雷婆头峰寿者(www.e993.com)2024年11月18日。历任国立艺专教授、校长,浙江美术学院教授、院长,浙江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等职。代表作有《雁荡山花》《铁石帆运图》《小龙湫一角》《小龙湫一截》《雨霁》《朝霞图》《雄视图》《晴霞陶》《记写雁荡山花...
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李可染……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作品展...
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李可染……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作品展呈现百年学脉春山可望,秋水当歌。“中国画”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至今历史最久、底蕴最深且从未间断的教学专业,近百年的成长脉络绘就的是一类画种的学院长成史。9月20日,“光华旦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启幕。展览由中国美术...
潘天寿:梅道人的那张画千万不要弄丢了,这是张好画,教学上以后可以...
花鸟(潘天寿绘)上世纪50年代老先生们在选这些画的时候,我年纪尚小,经常会跑到吴茀之先生住的二楼听他们讨论,甚至争吵。他们的争吵其实都是非常认真的争论。一张古画送来,他们都非常严格对待。直到现在我还会记得当中某些画,如梅道人的毛竹,其真伪当时就争论得非常厉害,而且采取一票否决制,这张画后来没有买。
潘天寿花鸟画
潘天寿花鸟画潘天寿,生于晚清之末的1897年,逝于新中国初建的1971年,字曰大颐,自雅号阿寿、寿者,其艺术生涯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缓缓展开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他初涉写意花鸟之域,师从吴昌硕,得其精髓;后转益多师,取石涛之灵动、八大之简约,终成一代宗师,以其笔墨纵横、气势磅礴的巨制,震撼世人心魄。
中国美院中国画大赏:不仅是一个画种,更是民族文化的承继与开拓
画家潘天寿提出“一民族之艺术,即为一民族之结晶”,这是他对中国画的期许……中国画从来就不仅是一个画种,而更关乎民族文化的承继与开拓。近日,“光华旦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举行。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