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为官清廉百姓称赞,为何晚年沦落到卖画为生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郑板桥的父亲离开了人世,而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的重担压到了郑板桥一人的身上。但是他乡下老师微薄的薪酬根本不足以养活一家人,无奈之下的郑板桥来到了扬州靠卖画为生。在此之前,郑板桥从来没有考虑通过自己的画作来谋生,他在少年时期就开始学画,期间还曾经拜了位师傅学习,可以说他的画...
郑板桥的人生境界是难得糊涂
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郑板桥小时候跟父亲在真州读书,长大后在真州教书。后来,郑板桥去扬州卖画谋生。郑板桥没有老师,画画靠自己琢磨。郑板桥一生画竹,画了四十年的竹子,主要是黑白墨水竹。画竹经过三次转换: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题画竹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
画兰“三怪”
郑板桥还自称:“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任他雷雨风,终久不凋残。”他画兰无数,几乎每兰画必题以诗,“画状难画之像”“诗发难画之意”,诗画映照人间大智。难怪大书法家启功对“糊涂县令”曾特书《绝句》赞美:“坦白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萧寥。朱文印小人千古,二百年前旧板桥。”郑思肖爱国画家的“...
郑板桥的真
他的“难得糊涂”,更是挂在无数老板椅的后上方,是知名度最高的“书法”名句之一,仅次于“厚德载物”和“家和万事兴”。板桥的画很真诚,很直白,很有生气,想要表露的,画上都看得明白,大家基本没有欣赏障碍。不像八大那样曲高和寡,题写在画上的文字,专家也摸不着头脑。板桥的竹子,是写出来的。板桥写竹,...
难得糊涂,一杯酒里的人生哲学
提起糊涂,最著名的莫过于清朝「扬州八怪」学者、书画家郑板桥提出的「难得糊涂」。「难得糊涂」是郑板桥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的自况,通过「难得糊涂」表达了泰然处之的人生态度,凡事不必过于计较。后人感慨四字中富含的哲理,便以横幅的形式挂于家中,作为每每处世的警言。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出版
本报讯1月11日,《糊涂百年:郑板桥传》(团结出版社)图书分享会在2024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举行(www.e993.com)2024年11月10日。本书全方位呈现了郑板桥的精彩人生,他辉煌的书法、绘画艺术,及为民请命、心系百姓的为官理念。图书分享会上,本书作者忽培元与现场嘉宾鱼宏亮、黄兴丰一起从不同侧面解读了画家郑板桥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与父母官郑板...
一枝一叶总关情,《档案》为您讲述300多年前书画家郑板桥的故事
于是,他画了一幅《衙斋听竹》,并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将其与上书一起上报山东巡抚,最终得以开仓放粮。然而潍县的灾情还远不止于此,郑板桥是如何解决的呢?他的著名书法“难得糊涂”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难得糊涂”上新 满满“潍坊元素”
记者看到,“难得糊涂”文创产品将郑板桥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潍坊元素”满满,整体设计成潍坊风筝造型,以红、白、灰为主色调,融入潍坊十笏园博物馆、世界风筝都纪念广场、“渤海之眼”摩天轮、奎文门、杨家埠文润阁、青州云门山等景点。此外,与各景点呼应的是潍坊的非遗元素,包含龙头蜈蚣风筝、高密泥叫虎等。左上...
十载扬州作画师 绿杨萧寺几淹留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著有《郑板桥集》。郑板桥于康熙五十二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士。他曾经写过两幅著名的书法作品:《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其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也是他一生为人...
【国学】郑板桥“难得糊涂”,是说一道菜、一锅粥,还是一个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难得糊涂”说的是“糊涂人”。传说,郑板桥游历莱州云峰山时,专程去观郑文公碑。由于流连忘返,天黑后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板桥画竹屋主为一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屋内有一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令郑板桥十分叹赏。老翁请板桥题字、以刻于砚背。板桥便题写了“难得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