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渔火 服务“邮”我 海上邮递员用坚守丈量邮路悠长
1997年,石进全接过父亲手中的邮包“接力棒”,成为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支局的一名普通邮递员,同时也是福建省唯一的“海上邮路”投递员。50年的海路历程,每天行程32公里,父子两代人接续摆渡一艘连接了四岛八村的舢板船,为两万余名群众提供了绕地球14圈半的邮政服务,把邮政人的身影和情怀伴着阳光和星辰摇到了三...
站好最后一班国庆岗|耒阳老邮递员吴江南坚守高山深处的“温情邮路”
红网时刻新闻10月2日讯(通讯员杨明涛蒋境)国庆假期,很多人都会停下忙碌的脚步,和家人享受轻松的假日时光,然而总有一群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祖国、为他人做贡献,吴江南就是其中一位。吴江南是耒阳市导子镇沙明村的乡邮员,自1987年开始,吴江南就背起绿色邮包在这条邮路上,一走就是37年,乡邮员成了...
寄信的人越来越少,为什么还要发行邮票?
全文共7031字|阅读需15分钟“各色图案上面画,周身长着小尖牙,小小个头本领大,连接世界你我他。”这则人们儿时耳熟能详的谜语,谜底便是邮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邮票如同一枚枚时间的印章,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情感。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连接世界你我他”,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便可实现。有寄信需求的人...
两千多年前的“邮政服务”什么样?
根据出土汉简记载,仅从长安至敦煌郡,就设有驿置30多个。根据邮书传递方向的不同,这些文书和信件被称为东书、南书、北书、西书。汉代邮递员叫什么一般情况下,汉代负责邮书传递的人员较为固定,他们的身份多是戍卒,因负责邮书传送而被称为“邮卒”,或被称为“邮人”。此外,汉代边塞对这群专职送信的“邮...
董和平:从老邮封里,多重角度触摸历史的温度
邮封上的邮戳、手写的地址、甚至是偶尔可见的邮递员手写的备注,都是历史的细微注脚,讲述着那个时代的通讯方式、人们的生活节奏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传递方式,在此多重时空交汇中,是生命体验、学术思考和故事表达,由此升华为共通性的情结、家国情怀和人类经验。
“邮”曼蒂克消亡史
而在此之前,关于寄信,领工业革命风气之先的英国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www.e993.com)2024年11月9日。按照之前的规定,甲要给乙寄一封信,费用由乙收到信后支付,而费用的高低,则完全由邮递员根据路程远近以及信纸的厚薄来判定。往往一封普通的信件费用高达6便士,贵的要17便士——当时英国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是18便士。
“重走成渝古驿道 看邮政发展新变化”主题宣传活动第④站 |大足区...
邮差一停便为“邮亭”重庆和成都,巴蜀双子星。一条成渝古驿道串起了沿线古镇,并根据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的邮路要求,让沿途更多的场镇应运而生,邮亭铺便由此诞生。邮亭铺为明清时期成渝古道上的一个重要站点,地处大足区的正南边,上接隆昌下邻永川。邮亭原为“邮停”,意为邮信车马停留之地。
长江日报:有诺必践,七年投递零投诉
2017年初,黄芳兰成为这条山水邮路上的第七任邮递员,也是首位女邮递员。7年来,不论酷暑还是严寒,在这140公里的环湖邮路上,总有一个绿色又孤独的身影穿梭于村湾小路,时而乘坐轮渡往返于木兰湖东西两岸,时而驾驶邮车踏雪而行。黄芳兰正在往邮车上摆放邮件。记者刘海锋摄...
一起通过邮票学习中国文化
学校红领巾邮局共设有七个邮箱,分别是六个年级的单独邮箱和一个校长邮箱。七名队员作为邮递员,在每周五要进行一次开箱、分拣和投送。在体验邮递员岗位的过程中,队员们还了解到,以前邮寄一封信要过好几天对方才能收到,现在中国邮政服务网点遍布全国。中国邮政用十几年取得了这巨大的进步。
中国历史“大事件”背后的“邮递员”们
全文共4696字|阅读需10分钟11897年的2月20日,对当时的大清帝国来说,也算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筹备了近一年的“大清邮政总局”正式开张。事实上,清朝早在1878年就有了自己的邮政局,不过那是李鸿章委托当时的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依托海关开办的“海关邮局”,一开始只在北京、天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