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浮动流远域——中国梅文化的历史及其传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历代咏梅诗的典范,“梅”“水”“月”等意象共同描绘了一幅美丽图画。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更是千古流传。宋人文人对梅花的喜爱达到了极致,林逋的“梅妻鹤子”典故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超出了梅花作为植物的本真特质,赋...
种子的奇妙之旅!这样的融合课程太赞了
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化身为一个个小植物学家,他们综合调动语文、科学、劳动、美术、道德与法治多学科知识,了解种子传播方式,绘制“种子名片”;钻研一种种子的多种传播方式,绘制“种子的旅行”连环画;化身“软装设计师”,装扮主题教室,在此基础上开展游园活动,充分体验与大自然共生的乐趣。任务一:初探旅行方式—...
奶油和黄油有什么区别?为啥植物奶油、植物黄油绝对不能吃?
植物黄油也是植物油氢化得成,不同的植物黄油熔点差别很大,有的即使冷藏也保持软化状态,这类植物黄油适合用来涂抹面包;有的即使在28度的时候仍非常硬,这类植物黄油适合用来做裹入用油,用它来制作千层酥皮,会比黄油要容易操作的多。但是植物黄油的缺点同样明显,一是香气、口感差,二是氢化过程会产生反式脂肪酸。▍...
生活是漫无边际的汪洋,幸有好书是岛屿——2023书乡年度阅读盘点
自20世纪末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刘华杰教授倡导复兴博物学以来,博物学类图书就成为科普出版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出版了许多好书,今年又推出了首次引进国内的欧洲博物画图集《齐波的植物图集》。该书精选齐波手绘珍贵植物水彩画作130余幅,并由三位当代法国植物学、园艺学领域专家从艺术...
寒假好书推荐第二弹:轻松好玩、好看不累、又有营养
《物理》:微观的物理世界,充满了各种各样有趣的变化,从万物皆由物质构成到物质三态,从光的折射到声音的传播,从电子到能量——抽象的物理概念被赋予可爱的形象。《化学》:元素城里,元素精灵们辛勤地忙碌着。陶瓷生产线、飞行材料工坊、火药制造工坊、调料工坊……这些都是元素精灵们完成修炼的地方。在这里,元素精...
从美洲到中国:玉米、马铃薯、甘薯的传播之路
土豆入欧后,最初只是被种在庭院里供观赏以及供植物学家药物学家收藏研究(www.e993.com)2024年11月28日。德国著名植物学者福克斯大概在1560年以前参照栽培生长的土豆作物,在他的《维也纳植物典》中画出了土豆的植株和果实块茎彩色图,这大概是欧洲最早的马铃薯图画。历史上,土豆的果实块茎由于外形不规则、瘤节较多、芽眼较深、不易削皮、颜色欠佳...
阅见| 科普小课程《果实是种子的旅行箱》:记录植物生长的“自然...
书名很有吸引力。这本儿童图画书表达了关于“旅行箱”的有趣想法,这种可爱的方式让孩子们得到了没法从大人那里学到的知识。这是创造性的,也是机智的。——热心读者春天的时候,我儿子在学前班学习植物的种子和植物的种植,我买了一本《果实是种子的旅行箱》作为礼物送给他们班。简洁优美的文字,非常适合2到6岁的...
草木有本心:文物中的自然之语,195件禁止出境文物(18)植物篇
丛林秘境:文物中的植物神话与传说01青铜神树商代三星堆博物馆商青铜神树共有八棵,其中修复完整的一棵高达396厘米,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被命名为“一号神树”。一号神树由基座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树顶已残缺,基座仿佛三座山相连,主干三层,于山顶节节攀升,树的树枝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树枝上...
慕风远飏,丝绸之路上穿行的植物和香料
丝绸之路既名为“路”,必然四通八达,经由这条路传播的植物、香料以及它们代表的文化,可以进入正史、药典、小说、民俗、成语、神话、诗词、图画……它们不仅“入土”,更能“入心”。比如,在西方意寓自恋的水仙,到了中国,不仅多了“玉玲珑”“金盏银台”这样极美的别称,还变成幸福和幸运的象征,也算是中西“花语”...
从未知国到异托邦:17-20世纪西方在中国的植物猎取①
在本文中,笔者尝试梳理17世纪到20世纪初欧美各国植物猎人在中国的活动,以植物传播为媒介,打开晚期封建帝国与全球殖民资本帝国、现代与传统、地方-国家-全球等诸多层面在文明与权力相遇和冲突的历史背景下,知识、文化、象征和情感的碰撞、渗透与隔阂。联系当前气候危机和激烈世界转变,思考重建与自然生态的亲密关系实践,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