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春秋时期,谥号为“景”的君主,你都知道吗?
齐景公(?—公元前490年),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前547年—前490年在位),姜姓,吕氏,名杵臼,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他的大臣中早期的相国有崔杼、庆封,后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丘据等人。齐景公既通治国之道,又贪图享乐。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与此相应,他的身边就必有不同的两批大臣,一批是...
明明东周是一个朝代,为什么分为春秋和战国,以什么事件为分界点
春秋五霸也就在这个时期诞生,至于到底是哪五个人,正史中有多种记录,但范围也就是七个人,秦穆公赵任好、晋文公姬重耳、楚庄王熊旅、宋襄公子兹甫、齐桓公吕小白、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虽然这七个诸侯当时都成长的很快,但谁也不敢对周王朝动手。为何不动手,这就类似于东汉末年,皇帝虽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吉祥物,...
战国时期最嚣张的君主,一边打五国,一边要灭赵
战国时期最嚣张的君主,一边打五国,一边要灭赵公元前364年,魏国迁都大梁,魏国在中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赵国忍无可忍,第一个站出来,向魏国发起了挑战,于是孙膑和庞涓两个人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演了一出战国时期最著名的两位名将之间的斗智斗勇。赵韩两国在魏文侯在位时,都是魏国忠心之臣,三晋结盟,所向披靡,但...
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中,有哪些姬姓诸侯国,到战国时期还剩下哪几个
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也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其君主是姬姓、魏氏,公元前403年,魏国正式立国,很快发展为战国时期最强的诸侯国,可惜在魏惠王之后开始衰弱,到公元前225年被秦国灭亡。战国七雄中,其实有3个姬姓诸侯国,分别是:燕国、韩国、魏国。战国七雄之外,另有一个姬姓卫国存在,合计四个姬姓诸侯国,所有姬姓诸侯国...
《人类政治发展史-082》中国战国时期
齐宣王(~公元前301年)时,召集天下学士,给予优厚条件,聚居在都城稷门(西门)外,当时称作稷下先生,让他们自由地议论和讲学。这些学士不同于贵族卿相家中的食客,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一定贡献。宣王之后,齐国的养士风气尚存,各种思想学派,大体汇集齐国。都城临淄成为战国时期的文化名城。前221年为秦所灭。
魏惠王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君主,为何仍会葬送魏国的霸业?
提及魏武侯的统治时期,不得不提的是,与赵、韩两国之间的激烈冲突如同烈火燎原,三晋的昔日同盟关系已在这硝烟中岌岌可危,几乎走到了决裂的边缘(www.e993.com)2024年11月16日。在当前的局势中,秦、齐、楚三国所构成的强大压力,如同三座巍峨的山峰,稳稳地屹立于这片土地上,其威胁之势不容小觑。在当前的时刻,那些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三国—...
战国七雄中,各国都有什么精锐军队?他们战力如何,又有何特点?
也就是东周时期的后半段历史,战国时代产生的七雄强国却没有其他说法异议,是以秦、齐、楚、燕、韩、赵、魏七大实力位居一等的诸侯,以及中原泗水流域的十二诸侯和其他大国之间夹缝求生的一些小国诸侯共同构成了战国时代,当然还有疆域已极其狭小,居于周都洛邑,实力衰微,仅剩的天下共主之名也似有似无的周天子。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齐国为何灭亡?君主不作为,导致不战而降
导语: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为何灭亡?从君主不作为的角度入手,分析齐国灭亡原因,被秦国安抚成囊中之物,齐国如梦初醒后,整个中原都成为秦国囊中之物在《大秦帝国》,裂变、纵横、崛起、天下等四部影视剧中,齐国都是以一个富庶的强国存在的,商鞅实行变法时,齐国则进行吏治改革,同样取得一定的成果;齐国军队战斗...
武王墩和它身后波澜壮阔的战国时代
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号车马坑东西长56米,南北宽4.1米。目前,南马坊大墓考古发掘仍在进行中。一些学者猜测南马坊大墓的主人可能是田齐的早期统治者。对此,张恒认为,大墓年代应在战国早期,墓主身份为不低于卿一级的齐国高级贵族,可能与田氏家族相关,对研究东周时期齐国的政治格局和文化变迁具有重大意义。
一口气看懂赵国历史!历史上真实的赵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赵武灵王接替君主位置的时候,仅仅只有15岁,并且当时的赵国,就是一滩烂泥,外面还有一些“列强”准备瓜分,可以说上场就是地狱难度的开局。不过自古英雄出少年,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少年,能力强到简直不可思议,赵武灵王硬是力挽狂澜,在列强中保住了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