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南库”的广州十三行,在清朝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上图_西方版画:十三行行商、当时的世界首富伍秉鉴家的花园1842年,清朝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其中第五款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同例,凡有英商等赴各国贸易者,无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的订立,标志着十三行对外贸易垄断地位...
家门口的博物馆 | 广州十三行博物馆:文化公园里的博物馆
十三行行商中,潘家、卢家、伍家、叶家四大行商最为出名。伍家的代表人物伍秉鉴,当时更被誉为“世界首富”,掌管的商行怡和行实力雄厚。伍秉鉴商业眼光长远,除国内贸易,还投资美国的铁路业、证券业、保险业等,获得了大量收益。他对外宣布的私人财产有2600万两白银,相当于今天的50多亿元,收入是清政府的一半,成为了...
被老广州人嫌弃的河南地,曾是世界首富的豪宅邸
伍家花园的主人伍秉鉴,被认为是当时的世界首富。在广州十三行居住了20多年的美国商人亨特,在他的《广州番鬼录》一书中就提到,在1834年伍秉鉴的财产就达到了二千六百万墨西哥银元,而同时期的美国首富也不过是拥有七百万墨西哥银元的资产。从世界排名来看,曾经风光一时的恒大许家印,与当年伍秉鉴相比,恐怕亦是望尘莫及。
广州“华尔街”,背后藏着多少故事
张弼士,广东梅州大埔人,一代华人首富,爱国企业家典范,创办四十余家企业,涉及葡萄酿酒、工业制造、铁路交通、农牧垦殖、矿业开采、金融保险以及商业、盐业、航运业等。而取得这串头衔之前,张只是一个家乡遭遇饥荒,孤身前往南洋谋生的年轻杂工,看着时代与命运浑浊交织。当时,南洋华侨一特有的金融类目——侨批。侨批,银...
中国满清第一首富,因国家衰败而灰飞烟灭,至今看来尤为可惜
无尽的财富,也造就了十三行的富商们奢靡无比的吃穿用度。就在广州市中心的珠江之岸,坐落着伍秉鉴的豪华宅院。玉楼金阁,曲径通幽,华丽程度远超《红楼梦》的大观园。这实际上也是满清最后的繁华,帝国的最后一抹余晖。伍秉鉴真的是一个天生的商人,他不但在国内拥有地产、茶园、店铺等,当1824年美国人罗素在广州成立的...
为什么粤语有广州话却没有香港话?
其实,就算是香港的语言学界,普遍不认为存在所谓的香港口音(www.e993.com)2024年11月4日。而香港人使用的粤语,都是以广州话作为标准音的。▲图源网络香港在1841年开埠之前,原居民只有几千人,当地人所讲的基本是围头话、疍家话、客家话,而前两者都是粤语方言的一种。在香港开埠之后,不少广州十三行的商人移居过去做生意,广州话就成为了当时...
中国商帮600年:从大历史看中国商人宿命(下)
潘启成为复设的公行首任商总。以公行的再次成立为标志,广州十三行商人真正进入产生巨富的时代。之后,潘启成为广州首富,并成为与瑞典、英国等国丝绸贸易的最大客户。在广州一口通商的85年间,潘启及其家族出任总商的时间最长。同文行(后改名同孚行)也是十三行里面唯一一个超过百年历史的商行。
永庆坊·名家访谈:从网络作品视角解读岭南文化中的山海文明
林俊敏是历史学硕士、文艺学博士,广东省作协副主席,著有《山海经·三山神传》《十三行》等,代表作《山海经密码》畅销逾百万册,获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系列续作《山海经·候人兮猗》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图书奖。知名网络作家林俊敏(阿菩)和作家麦小麦对谈...
出生广州的晚清首富,坐拥50亿,广州十三行领头人,后代沦为农民
伍秉鉴祖辈几代人以都是种植茶叶为生。后来他的父亲伍国莹,在当时的广州首富潘启的家中当账房先生。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伍国莹离开潘家后,开始独立经商。受潘启的影响,他积极地参与对外贸易,为伍家的发达奠定了基础。伍秉钧接手生意后,为了扩大生意正式成立了怡和行洋行,并起了一个商名"浩官",这个商名一直...
曾经银钱堆满行,如今服装塞满街:广州十三行,世界首富诞生之地
十三行是广州所有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机构的统称,并不代表确切的商行数目。清康熙皇帝下旨撤除明以来的禁海令,实行开海通商,令他老人家想不到的是,由此给中国催生了一位世界首富。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颁布公告,凡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以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消息一出,报名者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