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生命》作者去世:他是作家和出版人,热爱文学、生活和朋友...
10月2日,上海文艺出版社发布讣告,著名作家、出版人修晓林于10月2日中午在家中去世,享年74岁。修晓林是上海知名作家,也是资深出版人和上海文艺出版社高级编审,曾为许多耳熟能详的大作家组过稿、编过书。上海文艺出版社在讣告当中表示:“修晓林同志为上海及全国的文艺出版工作作出了贡献。”作为文化界人士,修晓林...
韩江在中国:从无人问津,到被诺奖选中
韩江得诺奖后,有东亚出版界的人说,像韩江这样水平的作家他们有一大堆,可问题是他们没有去推广、经营和耕耘,那就很难被看到。韩国文学翻译院成立了28年,韩江获奖背后,其实是韩国特别重视文学外译的成果。海外传播的过程中,译者也很重要。好的译者不只要对文字有理解,还要了解韩国的政治、社会、大众心理,才能做很好...
潘凯雄|谁是图书“带货人”?
场域的拓展一是理论上使得参与的读者可以更广泛更自由;二是参与发布、研讨的主角也在悄然生变,过往出版方以及由出版方聘请的专家如今虽依然还在场,但位置则大抵由主角变成了参与者乃至配角,C位则完全让给了那个与出版和所带图书专业几乎没任何关系的"主播",并从中产生了直播带货的若干"网红"与"大咖"。书业销售渠...
专访|出版人李昕:我的故事我的书
今年三月间,出版人李昕的新书《一生一事》由上海三联书店和猴面包树工作室合作出版面世。该书的副题“做书的日子(1982-2022)”,可谓对作者四十年出版行业从业经历做了点题概括:从人民文学出版社起步,经香港三联书店开眼看世界,再到任职北京三联书店,及至退休后被商务印书馆返聘做顾问。在这份履历面前,无疑会...
一生一事一部书:评出版人李昕回忆录
出版人李昕将编辑作为一生志业“我这辈子,只从事了一种职业,就是出版。这个职业符合我的人生理想,也能给我带来乐趣,因而它成了我为之奋斗的事业,四十年来乐此不疲。”书封上的这段话,是李昕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李昕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时,本来有多种选择:留校当老师,到中央...
吴梅的身后之托:《霜厓词录》出版背后的人与事
吴梅五十生辰全家合影(www.e993.com)2024年11月3日。1939年3月17日,吴梅(1884—1939)在云南大姚病逝。在去世前,他曾分别写信给几位朋友、弟子,以身后之事相托。正因这一份“身后之托”,使得吴梅的著作在其去世后陆续出版,特别是《霜厓词录》一种,由于不同受托人的介入,产生了好几种版本。几年
王传君:在《孤注一掷》里,我是个被困住的人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7月这种感受,也和他对表演的理解类似。在他看来,作为演员的自己和导演一样,都是“砧板上的肉”,这盆肉做出来是什么口味,要看厨子是谁。回顾他这几年出圈的角色,也的确都那些被困住的人。《我不是药神》里被疾病困住的吕受益;《孤注一掷》里的陆秉坤,并非“诈骗头...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林小英:县中困境的解法,写在具体的“人”上
林小英:这迫使我们想想作为一个县的基础教育应有的状态,以及它应该奉行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把人通过教育往城里运送的价值一定不是所有人的期待了。它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就是本土化的生活,当本土价值被重视之后,县中的功能将更加完善,不只是为大城市输送优秀人才,也能为本土持续地输送人才,从而保持乡村的活力。
"毒教材"死灰复燃,绘本插画触目惊心,是谁想残害我们的下一代?
他们迅速对此书展开调查,查明了产品的出版流向,并着手追查相关责任人的失职失责行为。4月7日,出版社正式回应了这件事,表示该书本正在重新排版后再发布。但这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近年来类似引发争议的"毒教材"屡禁不止,再次敲响了我们对儿童读物的重视警钟。
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中国文史出版社节选部分围绕“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探讨了三位“候选人”的可能性。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涂山氏女:汉语爱情诗的最初篇章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第一个“候选人”应是涂山氏女。涂山氏女是谁?就是大禹的妻子。刘向《列女传》称她为“攸女”,也有叫她为“女娇”“涂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