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与苏辙:与君世世为兄弟
苏轼二十岁时,学业初成,父亲便将指导弟弟的重任交付给他。对于才气飞扬的哥哥,苏辙终其一生都充满了敬重与仰慕,他说:“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他既是我的哥哥,又是我的老师,他爱护我,教导我)。”并常常感叹自己资质鲁钝,凭借父兄的影响力才得以闻名于世,因此深感惭愧。苏轼却觉得弟弟各方面都比自己更加优秀。...
苏东坡的最后一年
自从嘉佑元年(1056年)春与父亲和弟弟一同离开四川眉州老家,赶赴东京(今河南开封)参加科考,苏轼以后三分之二的人生就都在朝向那个明确的目的地跋涉。曾经不止一次,看起来离已是近在咫尺,下一个瞬间却又远在天涯。然而,不管是唾手可得还是遥不可及,那个目的地始终在那里召唤着他……下一站:常州。更确切地应该...
苏轼:父是学霸还鸡娃,弟是捞哥狂人,三妻妾爱他如命,儿是天才
苏轼和苏辙同考中进士这年,送他们考试的父亲苏洵还因为文章而名动京城。苏洵和苏辙,都为苏轼的才名添了一把大火,三苏也从此时起闻名天下。欧阳修看了他的文章后,大赞说:“此人文章,日后将独步天下。”苏辙给苏轼带来的幸运远不止这些,这苏辙好像是命里“旺”苏轼一样,他很多千古奇篇,竟都是因为极度思念弟弟...
...??经典围读会》长江季回归,梁家辉、保剑锋、华宵一含泪读苏轼
1059年,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首过宜宾,意气高昂,在浩浩长江之上留下舟中抚琴、饮酒赋诗的和美图景。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人生第一首佳作《牛口见月》,“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以对自然美景、广阔天地的敬畏与感叹,映射出其对人生的初步理解与感悟。然而,待苏轼再过宜宾,已是母亲程氏与父亲苏洵去世,回川服丧...
生于四川逝于江苏的苏轼,为何却葬于河南
苏轼为端明殿学士,故以“端明”相称;“老泉”则是父亲苏洵的号。苏轼苏辙的本意,当然是想回到眉山故乡、葬在祖茔父母的身边。虽然“夫其不怀”心向往之,但情势所迫“势不克从”,也是无奈。苏轼从被贬谪的海南被召回朝,由于旨意准许他自行选择去处,所以一开始是计划去颍昌(河南许昌)跟正在那里的弟弟苏辙会合...
中国历史上的被贬达人:是运气背还是能力差?做官40年,被贬33年
宋仁宗年间,大宋王朝国力昌盛,文风大振(www.e993.com)2024年11月6日。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个书香世家孕育出了一位文坛新星——苏轼。苏家自先祖苏味道开始,便是极负盛名的文学世家。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并称为才思横溢的"三苏"。年少时,苏氏兄弟便展露非凡的文学天资。首次入京应考时,主考官便是已声名赫赫的欧阳修。欧阳修审阅他们...
中秋时节思父母 | 作者 李奎阳|苏轼|苏辙|孤儿|后辈|后事|李先开...
北宋文豪苏轼,在父母过世之后,和弟弟苏辙联系越发紧密。中秋节苏轼写信给弟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原来这是写给兄弟的诗。苏轼过世时,还指定苏辙给自己写祭文,安排后事。因为这
教育周刊丨马背上的怀弟词
苏辙是苏轼唯一的弟弟,也是他一生最好的诗友。苏轼许多诗词都是为弟弟而作的。例如,他到密州后为苏辙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嘉祐六年(1061年)写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诗。在人生难以常相聚的感怀中,苏轼平易...
手足断,安可续!骨肉离,怎能合!5首诗词:史上最深沉的手足情
安史之乱中杜甫弃官华州司功,携家眷流寓秦州,他兄弟五人,颠沛流离,几个弟弟杜颖、杜观、杜丰分散在河南山东各地,下落不明,只有杜占随行。杜甫在一个月高露白的夜晚想起了自己的兄弟,写下了这首充满对弟兄之间深情厚谊的诗。深秋时节,夕阳西下,戍楼上的更鼓响起警示着交通即将被阻断,战乱年代人们出行格外小心...
苏辙真的是苏东坡的大冤种弟弟吗?
在真实历史中,苏辙对苏轼确实很好,但要说他是为了哥哥还房贷,为了哥哥而当宰相,那就太扯了。侍奉父亲,让哥哥先去做官我们先简单聊聊苏轼和苏辙的前半生。唐宋八大家,苏家占了仨:苏洵、苏轼、苏辙。其中苏洵是老爸,苏轼是大哥,苏辙是小弟,关于这一点,人所共知。事实上,苏洵总共生了仨儿子,大儿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