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知中华》12集文博科教节目11月19日起在云南卫视播出
《中华一脉》《德化西南》《永镇山川》《壮哉家国》《古滇青铜》《一叶同根》《经纬锦绣》《五彩云裳》《掌心传承》《八音合奏》《翰墨典籍》《文脉华章》去博物馆格物,在中华史致知以文物说史,以文物释史以文物证史,以云南文物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
【读书】民族文物里看融合——读《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
《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云南民族文物及工艺研究》由云南民族博物馆主持编撰,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观视角对民族文物进行文化认同研究解读,透过民族文物的物质现象明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实,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在尊重和包容各民族文化差异性的同时,突出和增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形成系统...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3年考古年报》策划设计制作服务公开...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23年考古年报》策划设计制作服务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政采云”平台(httpzcygov)(操作路径:登录“政采云”平台-项目采购-获取采购文件-找到本项目-点击“申请获取采购文件”)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4-10-3109:30(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一、项目基本情况项目编号:Y...
“物宝中华·创美云南”首届民族纹饰文创作品征集展线上开展
高校组银饰作品《印象云南》作者:龚嘉豪、何海波高校组银饰作品《元阳四素·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乐章》作者:李玉杰、蒋秋叶
个旧:从古滇国走来的“执灯人”
个旧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汤文忠也说:从功能上讲,黑蚂井出土的凤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超的环保技术要求,凤鸟背部有一圆孔,放置了一只长柄灯盏。凤鸟颈部由两段套管衔接,可以自由转动和拆卸,便于调节灯光和冲洗体内烟尘,嘴内衔着喇叭形灯罩,垂直对准灯盏上方,灯罩与颈部及腹腔相通,腹腔里面是空的,可以贮水。当灯盏中的...
媒体关注 · 云南日报|第六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上榜者李铁...
《云南日报》第03版6年坚韧守望、7份检察建议,作为普洱“绿色检察”公益诉讼带头人,云南省普洱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李铁带领公益诉讼团队,从2017年启动办理第一批涉及景迈山保护的公益诉讼案件,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持续发挥检察力量守护景迈山古茶林文化遗产,贡献了不可替代的检察智慧(www.e993.com)2024年11月24日。在李铁的...
出土简牍:《论语》两千年前已在西南边疆传播——云南河泊所遗址...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5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出土简牍:《论语》两千年前已在西南边疆传播——云南河泊所遗址考古新进展追踪》的报道。云南河泊所遗址近年出土简牍中,一片写着“●季氏旅于”,一片写着“能救与对曰不”。这与《论语·八佾》的内容(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
【多彩云南·文化】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探秘云南民族博物馆非遗...
6月8日是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也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为“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6月8日,云南民族博物馆围绕“保护文物传承文明”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邀请广大朋友一同走进云南民族...
云南: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发极大关注和热议。申遗成功展示出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取得的成就,也让云南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创新举措广受各界好评。2023年,云南省坚持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持续提升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
【文化中国行】一目三千年 五路过雄关!《云南日报》聚焦盐津豆沙关
“豆沙关上云悠悠,题名字字有千秋。千秋文物应常在,留与祖国护神州。”这是20世纪30年代云南著名文史学者梅绍农途经豆沙关留下的诗句,“千秋文物”指的就是豆沙关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碑亭中的袁滋摩崖石刻。公元794年,唐御史中丞袁滋一行奉诏册封南诏,途经豆沙关,为该处险要地形和赴南诏册封的重大使命感慨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