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成拖鞋行业协会成立 张文通任会长
作为晋江鞋服产业的重点组成部分,晋江拖鞋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历经从“一粒料”到“一双拖鞋”蜕变,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年产拖鞋超10亿双、年产值超300亿的产业体量,成为与浙江慈溪、广东吴川、揭阳等地齐驾并驱的全球拖鞋主产区。当前,面对复杂多变外部环境,晋江拖鞋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举,...
比晋江文学还爽,晋江盛产霸道总裁
晋江鞋服业发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晋江籍海外华侨闯荡东南亚之余,还源源不断地把自己不合适或穿旧的服装寄回家乡给家人。光是晋江一个小渔镇石狮,每年收到的侨物包裹约有20万包,侨属自用有余,就会将多余衣物卖给商贩或村民供其在路边出售,渐渐地本地市场形成了“估衣摊”。这是晋江服装市...
为什么说“晋江经验”仍有指导意义?
从上世纪70年代至1992年晋江撤县设市,是晋江的第一次创业时期,海洋型商工传统让晋江人较早适应改革开放的潮流,以强烈的开拓意识办起了民间工业,开始了独特的农村工业化。从1992年至今,是晋江的第二次创业时期,晋江为了争当“福建龙”,地方政府开始全力推动城市的各项设施建设,使晋江迈上城市化建设的新阶段。不过,...
从“移居”到“宜居”——且看晋江小镇西滨如何蜕变
融入晋江,西滨镇开办了晋江首个闽南语培训班,除了对村民进行日常的闽南语教学外,还从多角度、多层次详细讲解闽南文化,并在西滨镇中心小学推出“闽南文化进校园”闽南四句校本课程,在镇文体活动中心设立南音室,增进村民对“第二故乡”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
从“黑臭水沟”到“水清岸绿”,晋江梧垵溪蜕变!
而在沿岸居民的描述中,2017年的梧垵溪还是“又黑又臭,杂草丛生”的模样。一条河的美丽蜕变,得益于从2017年开始的“疗愈之旅”。组建治河团队实行“岸边”工作法梧垵溪发源于晋江罗山街道高州山,流域面积39.2平方公里,主河道长14.63公里。整治前,由于梧垵溪流经镇街的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入溪,出现了...
姓“福”村的幸福事NO.17丨泉州晋江福埔社区:蜕变重生 处处生机勃勃
闽南网讯9月23日讯(闽南网记者陈玉玲吴圳烽文/图/视频)上个世纪90年代,泉州晋江罗山街道福埔社区的摩托车市场闻名遐迩(www.e993.com)2024年11月15日。人声鼎沸的市场、琳琅满目的店铺,每月有几十万辆摩托车经由这里销往各地,最鼎盛时,一天销量可达数万台,风光一时无两。开在家门口的摩托车市场,让很多福埔人尝到甜头。“睡不着”的福埔人...
晋江企业再造:从拼规模到重格局的觉醒
2012年,国内市场运动品牌集体爆仓,晋江鞋企面临新一轮市场出清。一位叫万军的库存商人证实:“现在所有鞋企都停工,市场上的鞋子都能够全世界穿几年。”“洗牌没有结束。”在中国鞋都电商园内做淘宝和拼多多的电商康天户对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说。康天户做电商才一年多,此前一直倒腾库存鞋,对晋江鞋业库存情况比较熟悉...
福建晋江:从“爱拼才会赢”到“敢创才能赢”
雕像基座上刻着八个大字:团结、拼搏、诚信、谦恭。这或许是对晋江精神最精炼的诠释。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如今,从闭塞到开放,截至2017年,晋江实现年地区生产总值1981.5亿元,产值超亿元的企业逾800家,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产业格局,获得了“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陶瓷重镇”等称号。
改革开放40年,晋江鞋服产业从“土特产”到品牌林立
鞋服产业算得上是福建的“土特产”之一,“中国鞋都”晋江在全国运动鞋服市场占有不容小觑的份额。伴随着改革开放驶到40年,从“土特产”到品牌林立,晋江鞋服产业不断突围、创新、壮大。无品牌的阵痛与崛起作为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地区之一,在福建沿海,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一大批来自民间、能筹集到原始资本的能人...
聚焦高质量发展丨晋江陈埭:鞋业重镇在“三向奔赴”中强链补链
新华网福州11月17日电(蒋巧玲)38.4平方公里的土地、7000多家鞋类企业、工业总产值超800亿元,这是位于福建晋江入海口南岸的陈埭镇。40多年来,它与改革开放同频共振,从滩涂渔村蜕变成制鞋重镇,享有“乡镇企业一枝花”的美誉,一直稳坐“福建第一镇”的“金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