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民族自决的新中国工业化(1949—1973)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化历程,可以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3年(1973年“四三方案”的提出标志着经济发展的重点进入了解决人民群众吃穿用、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的阶段),中国工业化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即从做好经济建设、从国防能力的提高尤其是突破“两弹一星”尖端科技、从优化地区布局完成战...
为何说中国断绝了其他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中国工业实力有多强?
中国的近代工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下半叶,最初在中国建立工厂的其实是来自英国的外商,最早的记录是1845年英国科拜船坞进入中国,这也是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开端。在此之后,外商纷至沓来,清政府内的部分有识之士也开始自主发展国家工业。但是清政府时期的中国工业发展有着一个特点,那就是局部产业的局部化过于严重,其往往只服...
专访历史学家樊树志:没有晚明,何来晚清?
我主要从六个方面论证晚明的大变局,一是“海禁—朝贡”体制的突破,二是卷入全球化贸易的浪潮,三是市场经济与早期工业化,四是思想解放的潮流,五是西学东渐与放眼看世界的先进中国人,六是文人结社与言论的新气象。这种剧变是前所未见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或许可以说,没有晚明大变局就不可能有晚清大变局。历史的...
包头工业发展史:时代浪潮下工业基地城市的进化论
1959年,包钢一号高炉建成投产,标志着包头钢铁工业的正式崛起。包钢的建设不仅为包头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的钢铁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改变了中国钢铁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提高了中国钢铁的自给能力。除了包钢,在这一时期,包头还建设了一些其他的工业项目,如内蒙古第一机械厂(现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
处在转型期的中国面临诸多挑战,其他传统国家是如何度过这样的转型...
高兴:印度人理解的现代化不是大工业化郭家宏:印度与中国相比是龙象之较不会出现大起大落昝涛:印度多元化宗教信仰与民族精神气质保证其稳定秩序由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南方都市报、新浪新闻中心主办的蓟门决策论坛——传统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系列论坛在中国政法大学开讲,本期主题是印度的现代...
《中国共产党读本》--党史频道--人民网
十四、工业化建设的起步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沉睡在“天朝上国”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威力,开始意识到落后的农业国与先进的工业国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距,迫切渴望中国也能够实现本国的工业化(www.e993.com)2024年11月14日。为此,中国人开始了长达百年的艰苦探索,实现工业化成为几代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重读甲午·工业化竞赛_历史频道_凤凰网
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以教育事业为基础的。洋务运动发展近代工业这一新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新型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由此发展高等教育以培养新型人才成为最急迫的需要。清廷的教育体系无法为工业化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清朝实用主义的教育方针由于原有的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建立新型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成为必然。洋...
近代上海城市人口扩张与本地农业的变化
80川沙县在乳品经营上亦起步较早,1910年之前,便有农户开始专职经营牧场,此后有多家牧场开设,且经营地的选择也从川沙扩张到浦东。81经过多年发展,牧场的建设及经营管理渐趋正规化。1920年,民族资本在上海创办了“自由牧场”,引进美国纯种奶牛生产牛奶,标志着乳品加工业开始了公司化经营。关于牛乳的营养价值,时人...
周建超 | 论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贡献
选择什么样的目标蓝图,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首先明确的方向性问题。实现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早在1944年5月,毛泽东就指出,工业是“最有发展、最富于生命力,足以引起一切变化的力量”,“要中国的民族独...
杨凤城:大历史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翻开新的一页,其转折意义显而易见,也是人们长期以来最为关注且研究较为深入的内容,本文想强调的是,从大历史观出发,还需要加强新中国史与整个中国历史包括近代史的接续、延续研究。就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而言,工业化的起步、现代政府架构的初创、现代教育的发展、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和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