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双枪老太婆,抗战时名扬中外,解放后为何却被枪决?
多年持之以恒的抗日行动让她声名鹊起,人们提到她时总是尊称一声"赵老太太"。不过,这时候的赵洪文国是否已经有了"双枪老太婆"的外号,则没有过硬的证据。不论是东北时期、北平时期,还是后来南下武汉、西入陪都,关于"赵老太太"的媒体宣传和照片留下不少,但明确提到"双枪"的,却基本完全找不到。因此也有人认为,...
中共隐蔽斗争史上几个著名暗语背后惊心动魄的故事
1949年1月31日,中共开创了以打逼谈、以武促和的“北平方式”,使这座历史文化古城以不流血的方式获得新生。“北平方式”成功的背后,中共北平地下党先敌一步、多敌一手、高敌一筹的卓越情报工作,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平津战役前夕,中共在北平的地下党员人数,已由抗战时期的200人发展到3376人。(中共北京...
“欲把昆明比故乡” 老舍的昆明印象
老舍在《八方风雨》中曾说:“我很喜爱成都,因为它有许多地方像北平。”说成都和昆明都像北平,这并非老舍的自相矛盾,设想一个为抗战所累,四处漂泊、故园难返的人,难免会将自己寄身的城市与故乡作比,以寻求一点寄托,聊慰思乡之情。昆明所给予老舍的美好心境,除却“城”的陶冶外,“每个人都跑了几千里路”“现...
北平1949:解放军兵临城下,傅作义为什么把抗战日记全部烧毁?
23日,李文带着部分团长以上军官飞离北平。石觉晚年谈及傅作义与北平和谈,依然有些五味杂陈:“他治军治民声望很高,自奉甚俭,待部属诚挚公平,颇受部属及百姓敬爱;北平局部和平也非预谋,全是一错再错逼得没法可想。”1月31日,国民党军队全部开出城外,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入城接防,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迎来新生。
热血殷红 弦诵不绝——“七七事变”后北平高校
1946年,王继明重返北平,协助王裕光教授进行清华校园修复工作,他又回到了自己挚爱的清华园,至今仍未离开。当年青春学子,如今已成百岁老人。王继明说,抗战期间,他所受到的爱国团结,刚毅坚卓、艰苦奋斗极深刻的教育,“受益匪浅,永铭不忘”!
邱振刚长篇小说《夜北平1938》:“脑洞大开”与叙事的耐心
近年,文学对抗战题材中的“谍战”书写持续走热(www.e993.com)2024年11月19日。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是同质化和套路化。如何在众多作品所创造的故事模式中出新,是每一个写作者都需要解决的难题。最近,邱振刚以抗战时期的北平生活为背景的长篇新作《夜北平1938》出版,给了我不一样的阅读观感。
傅作义的女儿,曾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下功劳,建国后结局怎样?
抗日战争时期,傅作义一直率军恪守绥远,坚持抗战,与日寇血战到底。和平解放北平立功在抗日和解放战争,历年的残害下,国家及人民的生活也十分艰难。于家为国,傅冬菊都不希望,在解放军已对北平形成围攻的趋势时,父亲去参与一场可见的败局。辽沈战役后,解放战争已让我们看到黎明。伴随着天津形式好转,北平的局势...
抗战时,汉奸周凤岐千方百计谋得了伪维新政府军政部长这个位置
抗战时,汉奸周凤岐千方百计谋得了伪维新政府军政部长这个位置,由日军的汽艇一路护送,自浙江出发,兴冲冲地准备去南京上任,却不知军统已下锄奸令。周凤岐于上世纪初他留学日本时,就参加革命组织光复会,参与女革命家秋瑾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中他参与浙江光复,并参加民军苏浙沪联军去攻打南京。在光复南京战斗中,周凤岐...
“烽火印记”里的北京抗战岁月
实际上,当时不仅是29军军长宋哲元的姨太太没有来得及转移,北平守军官兵在城中绝大多数的家眷都没有来得及转移。当时北平守军在日本人的攻击下节节败退,仅仅坚守了21天就被赶出了北平城。因此当北平守军开始意识到局势不利,想要转移百姓和官兵家属的时候,已经开始兵败如山倒了,于是只能仓皇南撤。
抗日战争研究|抗战胜利后北京大学的复员接收与院系增设
全面抗战时期北京大学在学科发展上的危机意识,使得改变蔡元培时代确定的注重文理基本学科的观念,调整学科设置,增设农工医等实用学科,在校内成为共识。1943年1月,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致信胡适,谈及战后学校的办学方针与计划,“以北大之向来一贯政策,并蔡先生治学立身之精神为基础,战后在北平创立一文史与自然科学之中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