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先:科学创新要有文化土壤,而这土壤不应该只来自西方
当现代科学在欧洲产生时,明末的中国曾错失参与的良机;清朝晚期试图引入西方科技时,又因为坚持“中体西用”而失败,结果使得科学成为西方的特色和东方的弱点。100多年来,中国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之间关系的主流观点曾经出现多次反复,至今缺乏系统的反思,成为当前学术界发挥科学创新潜力的一大障碍。然而,我们看到,赢得国际...
“上海6000年”第六讲:晚明以来上海士人的民本思想与创新开放
有专门研究显示,明清江南考取进士的比例是100取1,有时120取1;内地、边远地区则15取1或20取1,因此就有徐光启做“移民考生”之举。从发达地区到不发达地区去考,考中比例就高些。江南发达地方读书之后99%的人不能做官,家里如生活无忧,就去写小说、画画、当老师,实在不行可从事旅游、园林设计、图案设计等。从事...
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 | 科技导报
两者之间的一个半世纪就是欧洲科学革命,现代科学的产生期,在中国相当于明朝晚期到清朝初期。我们没有注意到,其实在明朝晚期这段时间里,中国曾经出现过科学早期发展的机遇,可惜这份历史机缘丧失在明清朝代交替的动乱之中。明朝晚期中国出现了社会转折,从明朝初期单一的农业向多元化社会转型,尤其是隆庆元年(1567年)解除了...
中国画元素在当代油画中的融合与借用:促进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
油画作为一种西方绘画艺术形式,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为中国绘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油画的引入之前,中国绘画主要以中国画为主导,以水墨和传统的笔墨技法为基础。而油画的引入给中国画家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和表现方式。油画的色彩丰富、画面细腻逼真以及具有较强的立体感,使其在西方绘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吴根友 |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对欧洲文明的拒斥与接受
要而言之,耶稣会传教士传来的天主教宗教知识、信仰,以及为辅助传教工作而传来的西方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历法、数学等知识,在明末清初还是遭到很多儒家士人的批评与拒斥,其中有的批评是偏激中包含着一定的合理价值诉求,但有些批评,特别是针对耶稣会传教士传来的天文、地理知识的批评,则显得相对无力,进而表现出儒家...
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
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中国人的知识视野(www.e993.com)2024年12月19日。之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学习、消化、融合、创新……绘就一幅幅瑰丽的人类文明的历史画卷。同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也在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
科技史“Reader”:《科学技术史辑要》1、2速览
科学技术史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技术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智慧的传承和积累,认识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的逻辑与规律,以及它们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深刻影响,对于国家创新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国际学术界有一种习惯,为了向相关领域同行或学生推介自己学科的研究方向、基本问题、核心方法,会编辑...
床有大学问:原来中国传统的床最科学。西方的床究竟是怎么来的?
华夏床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神农氏时代。随着历史的演变,床榻逐渐发展出拔步床、架子床、罗汉榻、罗汉床、贵妃榻等诸多类别。其中,架子床被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1914年5月25日-2009年11月28日,字畅安)称为“最科学的床”。
...这个被严重低估的金山人一生坎坷,却深刻影响了中国自然科学的...
西方近代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始于明末清初,但那时候中西之间科学技术水平相差并不是太大。到了清王朝,自雍正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拒绝西方科学的传入,遂导致中西之间科技交流限于停顿,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时期,其间约有一百余年的时间,从而导致中国与西方科学技术水平的差距大大地拉开了。鸦片战争失败之后,彻底暴露出...
科学革命和李约瑟问题 - 科恩教授访谈录
第一部分定义科学革命的实质第二章大传统第三章更大背景下的新科学第二部分寻找科学革命的原因第四章现代早期科学从先前的西方自然思想中产生第五章现代早期科学从西欧历史事件中产生第六章现代早期科学未在西欧以外产生第三部分总结和结论:“真理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