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融合,戏曲新生 拈花湾第二届戏曲生活季精彩无限
科技赋能,戏曲传播新方式在“无界”理念的引领下,拈花湾第二届戏曲生活季不仅是一场戏曲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科技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探索。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现代科技手段,游客得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戏曲表演的独特魅力,仿佛穿越时空,与古老的艺术形式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线上直播、短视频等新...
超前剧透 | 小剧场戏曲种草关键词
其实,从中国演剧传统出发,无论是厅堂庭院、小歌班等传统演出场所,还是“跳进跳出”、插科打诨等表演方式,戏曲天生就是“小剧场”的,这堵“墙”并不存在。在当下回归“小剧场”,一批戏曲人开始聚焦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沉浸式体验。2020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昆剧《草桥惊梦》越剧《再生·缘》让演员走到观众之...
中国传统戏剧研究新趋势暨戏曲文物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国际学术...
有引领剧中人物上场,以掌梦、献梦的方式告知观众戏曲的发展走向,通过特定表演进行戏曲开场等诸多舞台功能;李奎、秦洁《从明清宫廷戏曲剧目透视两朝宫廷文化的传承和嬗变》,对明清宫廷戏曲剧目展开比较研究,探讨了两朝宫廷文化的传承与嬗变,对宫廷文化的发展生成新的认识;樊晓君、崔武杰《明末清初理学家反戏曲现象刍议》,...
总台戏曲探访类创新节目《风味梨园》开播 探寻一座城市的戏曲文化...
“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京剧“麒派”创始人周信芳,京剧四大须生之一谭富英,评剧大师新凤霞等,各个剧种众多大师都曾多次武汉登台演出。品鉴武汉非遗楚菜,聆听美食与戏曲大师之间的渊源,仿佛每一道楚菜都蕴含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的传承。最后,在武汉花博汇知音大...
傅谨:戏曲“剧种”的名与实
所以,剧团登记表上出现“剧种”这一栏目,固然对相当多地区的艺人命名自己所演唱的戏曲样式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在此之前,“剧种”一词在政府文化部门的使用已经很普遍,登记表的设计只能是其结果,而非其原因。总之,“剧种”作为一种区分各地方戏曲的称谓方式,它的出现以及流行的过程并不单纯。我们只知道它并非...
振兴戏曲艺术的几点思考
一是传艺,传承中华戏曲的表演技艺和传统形式,如独具个性的行当绝活、特点鲜明的舞台处理、绝妙精巧的表演片段、耐人寻味的唱腔唱段(www.e993.com)2024年11月11日。二是传神,传承中华戏曲的美学精神和艺术神韵,把虚实结合、凝练深沉、内敛含蓄、睿智幽默的特色保留下来,把以形写神、写意传神、形神兼备的风格传承下去。三是传德,传承中华戏曲“戏比...
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9月5日启幕,演出表看这里→
四大主体活动包括开闭幕式、全国戏曲演员会演(净行、丑行)、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员优秀剧目邀请展演、“天下第一团”戏曲音乐创作传习班;四项延伸活动包括“看百戏、游江苏”戏曲之旅、戏曲百戏博物馆主题展、百戏国潮嘉年华、戏曲对话等。百戏盛典聚焦紧缺行当,在全国申报的100余位净行、丑行演员中各...
错过再等一年!这场中国戏曲界的盛会就在昆山,攻略奉上→
本届盛典仍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计划演出5台大戏、21场折子戏组台,45家戏曲剧团共计87个剧目,涉及22个剧种,演职人员超3000人,参演人员中有23位获得过“梅花奖”或“文华奖”。这场盛典共安排四大主体活动和四项延伸活动,经典传统剧目、优秀复排剧目和新创剧目交相辉映。
数字技术为戏曲插上焕新之翼
新技术带来的拍摄记录和呈现方式的改变,对于戏曲的传承和研究同样具有不一样的意义。比如,戏曲武戏中很多弥足珍贵的独门绝艺,因技艺动作的传承繁难、严苛而导致鲜见舞台、几近失传。利用6DoF技术对武戏演员的表演进行360度逐帧高清拍摄记录,然后在放大观看时,对相关技艺动作进行分解,就能总结出动作的要领。舒展说,根据这...
戏曲艺术的流派传承应坚持守正创新
戏曲流派的产生以剧种的兴盛、从业人员的众多、观众群体的庞大为坚实基础,是戏曲艺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戏曲的繁荣产生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流派的产生,戏曲艺术的表演形态也发生了一定变化,流派传承便成了各剧种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当下,戏曲流派如何守正创新,直接关系到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